20 年前患膽囊炎,現肝內膽管結石后背痛,會誤診嗎?吃啥藥?
20年前得膽囊炎,今年7月初檢查肝內膽管結石經常后背不舒服,但最重要是左側偏后部悶痛,擔心會不會誤診?吃什么藥效果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肝內膽管結石可能導致后背疼痛,一般誤診概率較小。治療藥物包括熊去氧膽酸膠囊、消炎利膽片、膽石通膠囊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患者還需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1. 疾病介紹:肝內膽管結石是指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各分支膽管內的結石。其形成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膽道寄生蟲等有關。 2. 誤診可能性:若檢查過程規范、詳細,誤診的可能性較低。但不排除復雜病情或檢查不完善導致誤診。 3. 藥物治療:熊去氧膽酸膠囊可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消炎利膽片能清熱、祛濕、利膽;膽石通膠囊具有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的作用。 4. 飲食注意:應避免高油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 5. 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波動,適當運動。 6. 手術治療:若結石較大、癥狀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膽管切開取石術等。 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應重視病情,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以促進康復。
2025-02-10 04: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膽結石的成因目前國內外尚無定論。一般認為是膽囊或膽管系統感染發生病變,在膽囊或膽管內形成一種堅硬如石的物質,即“膽結石”。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愛靜不愛動、肥胖癥、妊娠后期的病人,因體力活動減少,腹壁松弛,內臟下垂,長期壓迫膽管,使膽汁排泄不暢,膽囊肌張力減退,致膽汁逐漸淤積、濃縮、沉積而形成結石。據有關資料統計,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者,患膽結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二、與膽囊的慢性炎癥有關。膽囊黏膜因受濃縮的膽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發生炎癥,其壞死脫落的黏膜和細菌、病毒等構成一個核心,促使膽固醇、膽紅素沉積,久之形成結石。三、盲目節食減肥。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類食物及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導致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易濃縮,膽固醇呈飽和狀態,相互沉積而形成結石。英國醫學家研究發現,90%以上的膽結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習慣。另有報道大量節食和不食早餐者,四個月內有1/3的人患結石。四、與某些物理因素有關。作胃手術易損傷支配膽囊運動的神經,使膽囊功能降低,膽汁淤積,久之形成結石。五、膽固醇的代謝失調。妊娠晚期或產后的婦女及高脂肪飲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膽固醇含量均增高,膽汁中膽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時若膽汁淤積,膽鹽減少,則極易形成結石。六、有不良衛生習慣,感染腸道寄生蟲者。進入膽道或膽囊內的蛔蟲其死亡后的蟲體或蟲卵皆可形成結石。日本學者對手術取出的膽紅素鈣結石進行分析,發現55%的結石是以蛔蟲卵為核心的。我國膽結石的成分中蟲卵占20%~84%不等,高發地區占70%以上。另外,居住地區、營養條件及工作環境、情緒性格都與結石形成有關。因此,要預防膽結石的產生,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偏食,不盲目節食,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及姜蔥類食物,少食高脂肪及油膩類食物,以促使膽汁流暢,促進膽固醇代謝,減少膽結石的形成。
2016-03-02 16: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可以找中醫開點中藥調理一下。
2016-03-02 10: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試試膽石片和熊去氧膽酸片有一定的效果哦!
2016-03-02 08: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可以吃點中藥旦是不明顯,最好是手術冶療結石
2016-03-02 07: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