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諶莉媚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外科
-
您好,生長激素可引起一過性高血糖現象(與用藥前基礎血糖相比,一般不會高出糖尿病指標),通常隨用藥時間延長或停藥后恢復正常一般生長激素在男孩至多打到骨齡16歲為止。影響孩子療效的因素還有其他,比如說孩子目前的性發育狀況,生長激素的用量是否合適,遺傳靶身高等,具體您可再咨詢您的專科醫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18-12-20 16:1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的,是藥三分毒,特發性顱內壓升高和水腫:較常見出現頭痛,嚴重者有嘔吐,血壓升高,體重短期內明顯增加等。出現時間,常在用藥初期(3月)內出現。發生原因,主要是GH引起水、鈉潴留所致。癥狀輕者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癥狀重者可減量或停藥。亞臨床型甲低:通常無甲低癥狀,或癥狀輕微,如出現面部浮腫、乏力和嗜睡。出現時間,常在用藥后第1~3月出現。原因患者合并隱性甲低,用藥后使其癥狀明顯化。及時復查甲狀腺功能。通常在GH治療后1~3月復查,每3月1次;用藥1年后如無異常,可每年復查1次。及時補充甲狀腺素片(T4)糖代謝異常:治療前應做血糖檢查,排除糖尿病。用藥期間定期復查血糖,通常每3月1次;用藥1年后如無異常,可每年復查1次。股骨頭滑脫:少見。脊柱側凸:少見抗體產生:賽增水劑比粉劑低。如果想要長高是在骨骼閉合之內,你現在的年齡還可以長個的,沒有必要,身高受遺傳影響。
2016-03-01 16: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毅 主治醫師
浙江工業大學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可以去檢查一下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水平,如果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以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如果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話你再用生長激素那副作用就多了,會導致巨人癥,肢端肥大癥,藥不能亂用的。如果骨骺線閉合的話就不會長高了,吃任何增高的藥都不會起作用了,可以拍一下X線片看骨骺線有沒有閉合。
2016-03-01 16: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生長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對人體各種組織尤其是蛋白質有促進合成作用,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因而能增高。人體一旦缺乏生長激素就導致生長停滯。生長激素治療效果取決于開始治療對年齡、基礎身高、骨齡以及營養及遺傳因素等,通常年齡小的優于年齡大的,你這種情況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
2016-03-01 08: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過量使用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素敏感度,引起不耐葡萄糖.據國外報道,80%的生長激素使用者患了糖尿病,需要胰島素治療.其他副作用包括月經紊亂,性欲減退和陽痿等.在體育運動中濫用生長激素是不道德和危險的,對發育期兒童來說,過量的外源性生長激素會導致巨人癥.在成人以后,過量使用會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外周神經系統疾病,并且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肌肉骨骼病癥可能是不可逆的.外源性生長激素的過量使用,還可引起人體產生對生長激素的抗體反應,從而影響內源性生長激素的活性及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其潛在的長期的副作用是不可逆的,甚至是致命的.
2016-03-01 07: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應該使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每周6—7次,開始治療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一般第一年效果最佳,患兒平均每月可增高1厘米.患兒如不治療,每年身高增長小于4厘米.第二年以后生長速度稍減慢,應該用至骨骺閉合為止.伴有性腺軸功能障礙的患兒在骨齡達12歲時應加用性激素治療,以促進第二性征發育.目前使用的生長激素是基因重組型的,其分子結構與人的生長激素一模一樣,而且由于是替代治療,所以一般不會發生副作用,僅偶爾在注射部位出現紅腫,并會隨著治療的繼續而消失.長期使用生長激素不僅不會導致性早熟&cols=1target=_blank>性早熟,而且性早熟兒童,由于最終身高較矮,也需要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2016-03-01 06: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