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癱瘓患者多處潰瘍如何護理?
我爺爺因小腦萎縮癱瘓在床,到現在也快一年了,現在已經在臀部兩側都有小面積潰瘍~最近發現后腰處也有潰瘍面,而且附近有多個水泡,該怎么去護理呢,能減輕爺爺的負擔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腦萎縮癱瘓患者長期臥床易出現壓瘡,護理需從多方面入手,包括傷口處理、體位調整、營養支持、皮膚清潔、預防感染等。 1.傷口處理:對于已出現的潰瘍和水泡,應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生理鹽水清洗。若潰瘍較深,需由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清創。可使用康復新液促進創面愈合。 2.體位調整:定時為患者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可使用氣墊床減輕壓力。 3.營養支持: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傷口恢復。 4.皮膚清潔: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及時清理大小便,避免浸漬皮膚。 5.預防感染:保持室內通風,定期更換床單被褥,必要時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但需遵醫囑。 6.心理關懷:關注患者心理狀態,給予安慰和鼓勵。 總之,對于小腦萎縮癱瘓患者的潰瘍護理,需要綜合多種方法,耐心細致地進行,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有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5-02-07 23: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化膿,面積達,非常深這是褥瘡.建議你多翻身,不要總是壓迫一面,要勤換藥,用雙氧水消毒,在把爛肉去除,包裹.
2016-02-29 16: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芳 主治醫師
煙臺半島白癜風醫院
白癜風
-
1.藥物治療 (1)成纖維生長因子:將褥瘡局部消毒,清洗后用2%的成纖維生長因子軟膏均勻覆蓋創面,用消毒敷料包扎,每日換藥1次.能促進創傷愈合過程中所有細胞增生,加快創口的愈合速度 (2)碘酊具有使組織脫水促進創面干燥,軟化硬結構的作用.將碘酊涂于創面,每日2次. (3)多抗甲素它能刺激機體的免疫細胞增強免疫功能,促進創面組織修復.對創面較大者,先用生理鹽水清創,然后用紅外線燈照射20分鐘,創面干燥后用多抗甲素液濕敷,再用紅外線燈照射10分鐘,最后用滅菌紫草油紗布覆蓋,對滲出液多者,每日換藥3次. (4)滅滴靈對殺滅厭氧菌有特效,并能擴張血管,增強血液循環.用此藥沖洗后,濕敷創面,加紅外線燈照射20分鐘,每日3-4次. (5)傳統中藥藥膏對于III和IV期褥瘡,傳統中藥藥膏的應用十分重要.例如1,清洗創面后,再涂以具有消除組織水腫,抗炎,促進創面愈合作用的“朱氏皮膚修復再生膏”治療,臨床療效佳!2,可以先清潔創面,去除壞死組織,再采用能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熊氏再生膏進行治療,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近遠堂的“特效褥瘡散”也具有有明顯抑菌作用,增強肌體對病菌抵抗力,并發揮其祛邪扶正,消炎排毒,托毒外出,消腫鎮疼,去腐生肌,加速局部血液循環等功效,促進成纖維細胞生長,促使潰瘍面快速愈合. 2.物理療法 ①氧療利用純氧抑制創面厭氧菌的生長,提高創面組織中氧的供應量,改善局部組織代謝.氧氣流吹干創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創面,固定牢靠,通過一小孔向袋內吹氧,氧流量為5-6L/分鐘,每次15分鐘,每日2次.治療完畢,創面蓋以無菌紗布或暴露均可.對分泌物較多的創面,可在濕化瓶內放75%酒精,使氧氣通過濕化瓶時帶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細菌生長,減少分泌物,加速創面愈合的作用. ②氣墊床療法:使用氣墊床的普及率低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且氣墊床移動使用不便,價格昂貴,透氣性差,易導致病人皮膚因汗液潮濕粘連,病人背部有不舒適感,長期耗電,有噪音,令病人煩躁,影響休息.絕大部分氣墊床對褥瘡無任何治療功效. ③人工護理:每1~2小時定時對病人進行翻身,按摩受壓皮膚,勞動量大,需要護理人員有高度責任心;定期為病人清潔皮膚,實際護理中,由于病人行動不便,很難保證皮膚清潔; 褥瘡治療要除根 3.中藥外用療法將桉樹葉制成的燒傷粉,用生理鹽水調成糊狀,加地塞米松5mg涂于褥瘡創面,每日2次. 4.外科手術對大面積,深達骨質的褥瘡,上述保守治療不理想時,可采用外科治療加速愈合,如手術修刮引流,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損等.外科手術修復亦適用于戰傷并發大面積褥瘡,因戰傷病人失血多,機體抵抗力差,褥瘡遷延不愈,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術修復可縮短褥瘡的病程,減輕痛苦,提高治愈率.
2016-02-29 14: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一.常見原因有: 1,壓力因素 (1)垂直壓力: 引起褥瘡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組織遭受持續性垂直壓力,特別在身體骨頭粗隆凸出處.如長期臥床或坐輪椅,夾板內襯墊放置不當,石膏內不平整或有渣屑等,局部長時間承受超過正常毛細血管的壓迫,均可造成褥瘡.(一般而言皮膚層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壓力約為32mmHg左右,假若超過以上的壓力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變形而影響到血流的通過而有缺血的現象.) (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膚,易損害皮膚的角質層.當病人在床上活動或坐輪椅時,皮膚可受到床單和輪椅墊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膚被擦傷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漬時,易發生褥瘡. (3)剪力: 所謂剪力是一個作用力施于物體上后導致產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動,是由摩擦力與垂直壓力相加而成.它與體位關系密切,例如:平臥抬高床頭時身體下滑,皮膚與床鋪出現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膚垂直方向的重力,從而導致剪力的產生,引起局部皮膚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褥瘡. 2,營養狀況:全身營養缺乏,肌肉萎縮,受壓處缺乏保護.如長期發熱及惡病質等. 全身營養障礙,營養攝入不足,出現蛋白質合成減少,負氮平衡,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一旦受壓,骨隆突處皮膚要承受外界壓力和骨隆突處對皮膚的擠壓力,受壓處缺乏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保護,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出現壓瘡. 3,皮膚經常受潮濕,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繃帶和夾板使用不當,大小便失禁,床單皺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膚抵抗力降低. 4,年齡:老年人皮膚松弛干燥,缺乏彈性,皮下脂肪萎縮,變薄,皮膚易損性增加.翻身護理 (一)目的使病人安全,舒適,預防并發癥.適用于不能自理的病人. (二)操作方法 要領:托重心,用合力,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撞碰,不擦皮,既輕又穩亦省力. 1.一人節力翻身法(平臥翻左側臥位) (1)護士立于病人右側,兩腿距離10-15cm以維持平衡,重心恒定.將病人左右手交叉置腹部. (2)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右手將病人右肩稍托起,左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頸項部;右手移至對側左肩背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上身移向近側. (3)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左手伸入病人腘窩,右手扶于足背,屈膝雙下肢;右手沿腿下伸入達尾骶部,左手移至對側左臀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下身移向近側. (4)調整體位.左手扶背,右手扶雙膝,輕翻轉病人,抬起病人右腿,拉平褲子,托膝使病人屈髖膝置于床旁;抬左腿拉平褲子放于床中.平整衣服,以軟墊支持病人背部和雙腿,取舒適臥位.側臥翻平臥,護士立于病人左側,步驟同上,兩手動作相互調整. 一人巧翻身法 2.兩人節力翻身法(平臥翻側臥位)對于身體胖重且不能活動者,如截癱,偏癱,昏迷等病人則宜采用兩人協助翻身. 兩位護士站在病床的同側,一個托病人兩手放于腹部,托其頸肩和腰部,另一人托臀和腘窩部,兩人同時將病人抬起移向床緣,分別扶托肩,背,腰,膝部位,輕推,使病人轉向對側. 兩人扶助患者翻身法 對有導管者,應先將導管安置妥當,翻身后檢查導管,保持通暢.嚴重燒傷者可采用翻身床.頸椎和顱骨牽引者,須使頭,頸,軀干保持在同一水平翻動. 心理護理 長期臥床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心理壓力大,甚至沮喪厭世,家屬應多體貼,多理解,勸慰和開導病人,使其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培養穩定,樂觀的情緒.通過聽音樂,戲曲,看電視,讀報紙,陪患者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調整患者的情緒.
2016-02-29 12: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褥瘡:長期臥床患者,由于體力極度虛弱,或感覺運動功能喪失,無力變換臥位,加之護理不當,致位于體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間的皮膚組織,甚至肌肉,因持續受壓,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腐脫而形成的潰瘍,稱為褥瘡.褥瘡多見于截癱患者.其他疾患也發生.好發部位為氐骨,坐骨結節,股骨大轉子等處,其次為跟骨,枕骨,髂前上棘,內外踝等部位.其形成過程分為紅斑期,水泡期和潰瘍期三期.褥瘡的預防極為重要,主要以精心護理為基礎.[癥狀體癥]1.受壓部位紅斑,水泡,潰瘍依次出現;2.多見于截癱,長期慢性消耗疾患,大面積燒傷,深度昏迷的體表骨隆突部位;3.潰瘍可深及肌肉,侵犯骨關節,潰瘍四周可有潛行腔隙和竇道.中醫外敷藥物(保和堂拔毒生肌膏)的治療,是根據患者的體怔,運用藥物集中的特點,將藥物直接貼敷到患處.“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為有力”.膏藥外敷可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使大量的壞死腐朽組織迅速脫落排除,新生肉芽隨著微循環的改善而迅速生長.由于藥物用于肌表薄貼,所以膏藥中的藥物,通過皮膚軟組織的吸收,直達病所,并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拔膿排膿清除異物,迅速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促使阻滯破壞的神經暢通,使氣血流暢,達到快速消除炎癥愈合傷口而痊愈的目的.不明之處可隨時咨詢,祝早日康復!
2016-02-29 12: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