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家族中多人在四十歲左右患心臟病后好轉,可能與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早期干預、治療依從性、心態等有關。 1.遺傳因素:部分心臟病存在遺傳傾向,但遺傳并非唯一決定因素。 2.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健康飲食(低鹽、低脂、低糖)、適度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3.早期干預:及時發現癥狀,盡早診斷和治療,如藥物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等。 4.治療依從性: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定期復查,積極配合治療。 5.心態: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長期焦慮、緊張、壓力過大,有利于病情恢復。 總之,家族中有多人患心臟病,其他成員應提高警惕,定期體檢,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態,一旦出現癥狀及時就醫。
2025-02-06 14: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這種情況更多的是由生活習慣產生的,雖然遺傳也可能會有一定的關系,但遺傳在這方面起的作用不大,所以不用太擔心.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每天最好能運動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生活作息規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和垃圾食品,心血管疾病就會遠離你.不要覺得年輕就不用在意.心血管疾病往往是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積累的.
2016-02-29 15: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父母有心臟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臟病;父母沒有心臟病,孩子不一定就不會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病不是遺傳病!做個心電圖,重要的還要做個心動超聲圖,更直觀的看到心臟動態.這些對于排除器質性心臟病差不多夠了.如果懷疑建議你去看看!正常人應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注意飲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來預防心臟病!
2016-02-29 05: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講;心臟病不是遺傳病,這主要是指沒有發現特異的遺傳基因的控制,但是的確可以有家族史,先天性心臟病不一定有遺傳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兒卻與遺傳有關,不過不一定父母有心臟病,而是父母的染色體中有問題,譬如象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這些有染色體位置改變或異常的都是與遺傳有關的.所以說父母有心臟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臟病;父母沒有心臟病,孩子不一定就不會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存在,但有遺傳因素不一定發病,它還與環境因素,妊娠早期的感染,用藥,射線的照射等因素有關.
2016-02-29 01: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冠心病不是一個明確的遺傳性疾病,但具有明顯的家族傾向,其遺傳機制尚不清楚.父母中有1人患冠心病,其子女患病率為雙親正常者的2倍;若父母均有冠心病,則其子女患病率為對照組的4倍;若父母均早年患冠心病,則子女的患病率較無冠心病雙親的子女患病率高5倍.特別是父母在50歲以前得過心肌梗死,其子女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更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一些冠心病危險因素高血壓,某些類型的高脂血證,肥胖特點,性格特征等均具有遺傳傾向.另外,同一家庭中,生活環境,起居習慣,飲食結構以及父母吸煙對孩子的影響等等,均可造成冠心病的家庭傾向.冠心病雖有一定的家族性,但并不是絕對遺傳的,遺傳因素與其危險因素相結合,共同作用,才使冠心病的患病率更高.只要進行科學預防,是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的.所以您應該在生活中積極預防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如吸煙,飲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鹽飲食等.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疾病的發生.另外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減肥藥也不應該應用,因為這種藥物和避孕藥一樣都是導致冠心病的因素之一.
2016-02-29 00: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