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腿部深靜脈血栓好發于下肢,主要是因為下肢的解剖結構、血流動力學、血液高凝狀態、靜脈內膜損傷以及活動受限等因素。 1. 解剖結構:下肢的靜脈內存在較多的靜脈瓣,其結構特點易導致血流緩慢和瘀滯。 2. 血流動力學:下肢距離心臟較遠,血液回流需要克服較大阻力,容易出現血流緩慢。 3. 血液高凝狀態:某些疾病如惡性腫瘤、妊娠等,會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增加血栓形成風險。 4. 靜脈內膜損傷:創傷、手術或長期靜脈輸液等可損傷靜脈內膜,引發血栓。 5. 活動受限:長期臥床、久坐等導致下肢活動減少,血液循環不暢。 綜上所述,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下肢成為深靜脈血栓的好發部位。對于有相關風險因素的人群,應注意預防,如適當活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等。一旦出現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5-02-08 03: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致病因素為:血流瘀滯、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其中尤以“血液瘀滯”在靜脈血栓形成過程中其著關鍵作用人體的血液從心臟出發經動脈系統輸送到下肢再通過靜脈系統回輸回心臟血液所流經的路程是最長的心臟的泵動力作用到這個部位變得相對微弱且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易在下肢發生血流緩慢在靜脈中瘀滯如果這個時候有“第二心臟”美稱的小腿肌肉又處于休息狀態下在全身各個部位相同狀態下下肢靜脈相對即容易形成血栓發現深靜脈血栓建議及時去專業權威的周圍血管科進行檢查治療
2016-02-29 16: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