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憋不住尿且余尿未凈如何處理
前年5-6月份開始,白天想小便時一定要解掉不能憋,一憋就會有小便解出。而且小便時間短,晚上有時一星期要解出5-6天而且是連續的每晚我們多在11點左右給她解過,到2點給她在解有時還是會解出,有時晚上解出的時間是亂的。我們在浙江省省兒童醫院看過做過尿前后的B超說是余尿未凈,讓我做個尿流動力學,現在還在等待預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小孩憋不住尿且有余尿未凈的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泌尿系統發育未完善、神經控制問題、泌尿系統感染、心理因素、膀胱功能異常等。 1. 泌尿系統發育未完善:小孩的泌尿系統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成熟。年齡較小的孩子,其膀胱容量和控制排尿的肌肉力量可能不足。隨著身體發育,這種情況通常會逐漸改善。 2. 神經控制問題:神經系統對排尿的控制出現異常,可能是神經傳導障礙或神經發育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3. 泌尿系統感染:細菌感染可導致尿頻、尿急、憋不住尿等癥狀。通過尿液檢查可確診,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但需遵醫囑。 4. 心理因素: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態可能影響排尿控制。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給予關愛和支持。 5. 膀胱功能異常:如膀胱過度活動癥,表現為膀胱肌肉不自主收縮。可通過訓練膀胱功能來改善。 總之,孩子出現憋不住尿且余尿未凈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家長應耐心陪伴孩子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注意孩子的日常護理和心理關懷。
2025-02-05 23: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遺尿癥,是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濕褲子的現象.遺尿癥在兒童期較常見,據統計,4歲半時有尿床現象者占兒童的10-20%,9歲時約占5%,而15歲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見于男孩,男孩與女孩的比例約為2:1.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遺尿癥的患兒,多數能在發病數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兒,如未經治療,癥狀會持續到成年以后1,一般治療養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避免過勞,掌握尿床時間和規律,夜間用鬧鐘喚醒患兒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時,白天避免過度興奮或劇烈運動,以防夜間睡眠過深.在整個療程中,要樹立信心.逐漸糾正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等情緒或行為,照顧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勸慰鼓勵,少斥責,懲罰,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這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要正確處理好引起遺尿的精神因素,通過病史了解導致遺尿的精神誘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對于可以解決的精神刺激因素,應盡快予以解決,對原來已經發生或現實客觀存在主觀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要著重耐心地對進行教育,解釋,以消除精神緊張,以免引起情緒不安.晚飯后避免飲水,睡覺前排空膀胱內的尿液,可減少尿床的次數. 2,藥物治療: 西醫常用藥物有:1.丙咪嗪,為中樞興奮劑,可減輕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適用于覺醒障礙型.2.奧昔布寧,別名尿多靈,能降低膀胱內壓,增加容量,減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縮,入睡前口服2.5~5mg,適用于晝夜尿頻型.3.麻黃素,睡前口服25mg,可增加膀胱頸部和后尿道的收縮力,同時有興奮中樞作用,可用于混合型.4.去氨加壓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別名彌凝,睡前口服0.2mg~0.4mg/次,適用于夜間多尿型.聯合應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是目前認為治療夜間遺尿癥的“黃金搭檔”.以3個月為一療程,優點是見效快,缺點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藥后易復發. 中醫治療遺尿癥主張“望問聞切”辨癥施治方能收效,中成藥副作用雖小,效果則有待提高.
2016-02-28 23: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遺尿癥,是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濕褲子的現象.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遺尿癥的患兒,多數能在發病數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兒,如未經治療,癥狀會持續到成年以后.導致遺尿的原因:1,尿床與神經調節系統——即大腦皮層,腦干及脊髓初級排尿中樞與支配膀胱,尿道的陰神經,腹神經,盆神經,骶神經等.由于大腦,腦干的功能發育延遲,對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經傳導通路障礙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約而遺尿.2,尿床與膀胱——因膀胱功能發育延遲,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現儲尿期的無抑制性收縮,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順應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縮期感知能力不高,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低于睡眠覺醒閾值;膀胱壓力感受器功能異常,不能提供預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3,尿床與尿道——尿道的關閉功能不全,即不穩定尿道引起遺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狹窄等.4,尿床與睡眠覺醒功能障礙—睡眠覺醒功能發育遲緩,覺醒功能障礙是遺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功能障礙可因膀胱充盈及收縮的感知功能不全或過度疲勞使睡眠過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發育遲緩而引起.5,尿床與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減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間少(1:2.5),尿量隨ADH的分泌而發生相反的變化(白天和夜間尿量比約為3—4:1),部分遺尿的孩子因夜間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間尿量增多,產生稀釋尿,加重膀胱的負擔而遺尿.6,尿床與遺傳——遺尿癥患者中約有30-40%有家族史,經研究認為是多基因遺傳,發生的概率由于種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異.一般雙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77%,單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44%,雙親均無遺尿使者孩子發生率僅15%.7,尿床與精神,心理及行為異常——突發精神刺激,如恐懼,驚嚇,暴怒,悲傷,強大的心理壓抑及行為異常,意識錯亂等均可引起遺尿.這些因素又會成為孩子成長及成人持久的難治性遺尿的原因.8,尿床與疾病——引起遺尿的疾病來自多個系統,有器質性,炎癥性,代謝性,和外傷性等,常見的有:神經系統疾病:癲癇,腦病,腦腫瘤,腦血管病,多發性腦脊髓膜硬化癥,脊髓的炎癥及腫瘤,出血,脊膜膨出,腰骶椎隱裂等.建議先去醫院明確診斷,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針灸和中藥聯合治療,同時配合心理療法效果很好,祝早日康復.
2016-02-28 18: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峰
太原顯微手外科醫院
一級
手外科
-
這個叫遺尿癥,是指3歲以后的孩子入睡后不能控制排尿,從而不自覺的尿床.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功能性的,二是器質性的.大部分都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大腦皮質高級中樞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常見原因是精神因素,比如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突然驚嚇,恐懼羞怯,對新環境不適應,以及沒有形成夜間尿尿的習慣等少數是器質性的,常由于脊柱裂,脊髓炎,脊髓損傷,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較小,膀胱結石,包莖肛裂,繞蟲病等,對器質性的,要及時請醫生診治,這樣才能痊愈.對于是功能性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要注意以下幾點:1父母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遺尿,尿床一般是不自覺的,父母要體貼和幫助孩子,不要打罵孩子.2解除精神負擔,像6歲孩子都有些懂事了,家長要對孩子勸說,安慰,讓孩子知道這是暫時性的功能失調,可以治愈,要建立治愈的信心.3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不要孩子白天玩的太累,中午睡1-2小時,下午四點以后,不給孩子流質飲食,晚飯少喝湯水,睡前要孩子小便,夜間叫醒兩次,堅持一段時間,讓孩子形成條件反射,也就養成了習慣.對于上述方法無效的頑固者,可以用藥物或針灸治療.要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平時營養要均衡,不能偏食挑食.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2016-02-28 15: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一般治療不要責難和打罵兒童,應給予鼓勵,使患兒有治好遺尿的決心.父母對患兒給予高度關心和愛護.在晚飯后禁止飲水,放睡前排尿,夜間喚醒患兒起床排尿1~2次.二,藥物①丙咪嗪:為中樞興奮劑,可減輕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連續3~4個月.如停藥后復發,可再給藥.②副交感神經阻滯劑:普魯本辛或羥丁寧(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靈).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縮.③麻黃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頸部和后尿道的收縮力.三,膀胱訓練在日間囑患兒盡量延長排尿間隔時間,逐漸由每1/2~1小時1次延長至3~4小時1次,以擴大膀胱容量.四,條件反射訓練用一套遺尿的警報裝置,訓練患兒在遺尿前驚醒.在患兒身下放一電子墊和一電鈴相連接,一旦電子墊被尿濕時,接能電路而使電鈴發現聲響,驚醒患兒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減輕睡眠深度.一般經1~2個月的訓練可使70~80%原發性遺尿獲得治愈.
2016-02-28 09: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