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淋巴結炎怎么治療?
你好醫生,我兒子今天早上八點說肚子有點疼,還能忍受,九點到九點半疼得比較厲害,然后做B超,說是腸系膜淋巴結炎,有12*4毫米,一會兒又不疼了,檢查血項,又沒有問題,請問用住院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諶莉媚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外科
-
患者你好,問題分析:腸系膜淋巴結炎這個主要考慮是由于腸系膜的淋巴結腫大導致的,一般如果出現這個疾病的話,不需要進行住院治療,只需要采取口服藥物治療就。意見建議:針對這個情況最好是采取口服,清熱散結片的事情控制效果是比較好的,治療期間需要清淡飲食多喝水,平時也最好這樣,不要吃辛辣食物。如有疑問,可以到當地公立醫院就診,咨詢醫生。
2018-12-20 15:2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若病史比較典型,腹部壓痛范圍比較廣泛,無腹肌緊張,可先行非手術治療,靜脈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熱解毒劑.應密切觀察腹部體征變化,如加重又難以與闌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鑒別時,仍宜剖腹探查,并將闌尾切除.治療方法采用保守療法,按氨芐青霉素0.1g/(kg•d)加0.9%生理鹽水,每日2次靜脈滴注,聯合甲硝唑每日1次靜脈滴注.對發熱腹痛較重的病人加用地塞米松5mg/次,地塞米松用藥不超過3日.2日后查白細胞有明顯下降并有癥狀明顯緩解,繼續鞏固治療1周.經過2~3天的治療后發熱大多消退,白細胞明顯下降,腹痛癥狀明顯緩解,經過1周的抗感染治療多痊愈出院.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一般認為因鏈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認為與腸道炎癥和寄生蟲病有關.多見于回腸末端.淋巴結呈多發性充血,腫大.腹腔內可有少量炎性滲液.鏡下可見淋巴竇擴張,中性粒細胞由小血管進入淋巴竇內,吞噬細菌.有的白細胞可因此而發生變性崩潰,形成細胞碎片或變性的物質.淋巴結內的血管也擴張充血,生發中心增生,竇細胞和免疫母細胞增生.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于7歲以下的小兒.發病前常有喉痛,發熱,倦怠不適等前軀癥狀,然后才出現臍部和右下腹痛,惡心,嘔吐,有時可發生腹瀉或便秘.這樣的發病過程與急性闌尾炎先腹痛后發熱正好相反,且發病早期即體溫驟升.體檢時臍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壓痛,范圍比較廣泛,壓痛點不固定.因小兒腹肌不發達,腹肌緊張可不明顯.有時可捫及小結節樣腫物.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正常.如為鏈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較稀薄的草綠色液體,涂片可找到革蘭氏陽性球菌.
2016-02-28 03: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腸系膜淋巴結炎多發于小兒,以不明原因的肚臍周圍陣發性腹痛及發燒為特征。建議采用中藥治療:一是避免它的進一步加重惡化,二是身體需要讓它恢復功能,發揮它的免疫殺菌作用,增強體質。
2016-02-27 13: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在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種以腹痛,發熱為主要表現的病癥(有的孩子會出現嘔吐,腹瀉或者便秘).本病通常于上呼吸道感染有關系,有的孩子會經常復發,每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后會感到服疼.雖然你沒有描述超聲檢查淋巴結的大小,但是根據您孩子的癥狀看來,您的孩子情況應該還比較嚴重的.治療上建議靜脈給予抗炎,抗病毒為主,根據情況適當補液.注意抗炎療程一定要到,通常為1-2周.慢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兒童少見,常由結核引起,伴腸結核或結核性腹膜炎,有結核病接觸史.臨床表現為慢性結核中毒癥狀,盜汗,低熱,腹痛等,抗結核治療效果差時,建議行手術治療.(你的孩子此型暫不考慮)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2016-02-27 12: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一般認為因鏈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認為與腸道炎癥和寄生蟲病有關.多見于回腸末端.淋巴結呈多發性充血,腫大.腹腔內可有少量炎性滲液.鏡下可見淋巴竇擴張,中性粒細胞由小血管進入淋巴竇內,吞噬細菌.有的白細胞可因此而發生變性崩潰,形成細胞碎片或變性的物質.淋巴結內的血管也擴張充血,生發中心增生,竇細胞和免疫母細胞增生.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于7歲以下的小兒.發病前常有喉痛,發熱,倦怠不適等前軀癥狀,然后才出現臍部和右下腹痛,惡心,嘔吐,有時可發生腹瀉或便秘.這樣的發病過程與急性闌尾炎先腹痛后發熱正好相反,且發病早期即體溫驟升.體檢時臍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壓痛,范圍比較廣泛,壓痛點不固定.因小兒腹肌不發達,腹肌緊張可不明顯.有時可捫及小結節樣腫物.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正常.如為鏈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較稀薄的草綠色液體,涂片可找到革蘭氏陽性球菌. 若病史比較典型,腹部壓痛范圍比較廣泛,無腹肌緊張,可先行非手術治療,靜脈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熱解毒劑.應密切觀察腹部體征變化,如加重又難以與闌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鑒別時,仍宜剖腹探查,并將闌尾切除.治療方法采用保守療法,按氨芐青霉素0.1g/(kg•d)加0.9%生理鹽水,每日2次靜脈滴注,聯合甲硝唑每日1次靜脈滴注.對發熱腹痛較重的病人加用地塞米松5mg/次,地塞米松用藥不超過3日.2日后查白細胞有明顯下降并有癥狀明顯緩解,繼續鞏固治療1周.經過2~3天的治療后發熱大多消退,白細胞明顯下降,腹痛癥狀明顯緩解,經過1周的抗感染治療多痊愈出院.
2016-02-27 10: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是近二,三年來在臨床中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其發病有增長的趨勢,好發年齡以2—6歲的患兒多見,其臨床特點為臍周及小腹痛,其時間多發在2—5分鐘左右,好發在活動后或晨起及飯后,飲食失節時.疼痛性質多為非痙攣性,銳痛,較難忍,其病多見于易感兒,反復發熱者,素體痰熱較重的患兒,多為恣食生冷,肥甘,魚腥,油膩之品,少食蔬菜的肺胃積熱的患兒.由于近年來支原體感染的患兒較多,且反復使用紅霉素,激素類藥物從而增加了對胃腸道的刺激,減低自體免疫,導致淋巴免疫的激惹使淋巴細胞異常增生現象出現,促使腸淋巴結增生.但由于目前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發病機理研究較少,不能斷論,故此為愚之推論,有待于深入研究,僅供參考.但綜上所述,本病的發生與發展均為人為的腸毒素刺激所致,再由化學因素所致,因為現在的食物鏈中很多水果,肉,魚蝦等食品多為激素,化肥,農藥,催熟劑,防腐劑,保鮮劑等化學制劑所污染,易造成腸內毒素的產生刺激淋巴細胞免疫的過度增殖,發生本病.其病機為飲食不節,痰熱互結,食滯積熱,壅塞腸道,熱毒蘊結,郁久而發.治以清熱解毒,寬腸化滯,祛瘀滌濁,理氣止痛,消腫散結,共奏扶正祛邪之功.由于本病的病程較長,易于復發,治療較慢,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嚴格患兒的飲食調護,減少飲食及化學性因素對腸道的刺激,防治腸道內毒素的產生,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所以要求醫務工作者及患兒家長嚴格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的應用,杜絕含有激素類等化學因素食物的攝入,控制好患兒的食譜,以清淡,易消化,低糖,維生素及植物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為主,并鄭重告誡禁食生冷,瓜果,飲料,如荔枝,草莓,櫻桃,桂圓等水果的食用,及糖類,海鮮魚腥肉食和油炸食物的攝入,積極配合治療,防止衍生它變,確保早日康復.
2016-02-27 08: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