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男性患痔瘡多年,會自愈嗎?
我哥哥今年30歲,在前幾年就患上痔瘡這個疾病了,發作起來很難受,嚴重影響他的生活,不過我現在還對痔瘡不是很了解,但這個病過幾天好像會自己好的,我看我哥哥就是。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不良飲食習慣、久坐久站、便秘、肛門感染、遺傳因素等。痔瘡是否能自愈,取決于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個體的身體狀況。 1. 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食用辛辣、油膩食物,飲酒等,容易刺激肛腸黏膜,引發痔瘡。改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緩解癥狀。 2. 久坐久站:會導致肛門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增加痔瘡發病風險。應定時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3. 便秘:排便困難,腹壓增加,可使痔靜脈回流受阻。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能減輕痔瘡癥狀。 4. 肛門感染:細菌感染可引起肛門周圍炎癥,誘發痔瘡。注意肛門清潔,預防感染。 5. 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肛管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易發生痔瘡。 總之,痔瘡患者應注意調整生活方式,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可使用痔瘡膏、栓劑等藥物,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栓、普濟痔瘡栓等。同時,要避免自行用藥。
2025-02-06 22: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民間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痔瘡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明了,與諸多因素有關,目前主要流行兩種說法:1,靜脈曲張學說.2,肛墊下移學說.并以后者占主導地位,根據肛墊下移學說.痔的概念被闡述為:肛墊病理性肥大,位移肛周及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團塊.而肛墊主要起閉合肛周及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團塊.而肛墊主要起閉合肛管上,排便時主要受到向下的壓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縮作用,縮回肛管內.但是,由于多種因素,比如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彈性回縮作用減弱,肛墊則充血下移,則形成痔.臨床表現:大便出血,痔快脫出,肛周疼痛,肛周瘙癢,肛門墜脹,排便不暢.
2016-02-27 10: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