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醫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調理脾胃、清熱除濕、祛痰通絡、益氣養血、滋補肝腎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01-05 15:20
1.調理脾胃: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捎醚a中益氣湯加減,藥物如黃芪、黨參、白術等。
2.清熱除濕:濕熱阻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肌肉無力。常用方劑為四妙丸,包含蒼術、黃柏、牛膝等。
3.祛痰通絡:痰濁阻滯經絡,肌肉失養。可用導痰湯,包含半夏、茯苓、陳皮等。
4.益氣養血:氣血虧虛時,肌肉失于濡養??蛇x用歸脾湯,有當歸、龍眼肉、酸棗仁等。
5.滋補肝腎:肝腎不足,筋骨痿軟。一貫煎加減,包含生地、枸杞、麥冬等。
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需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綜合調理?;颊邞巴庒t院,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中醫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方法是:1、濕熱浸淫:濕熱之邪損傷胍脾胃,運化不能,濕從內生、浸入筋脈,路道不利,影響氣血運行和榮養,致筋脈肌肉馳縱不收而成為痿。病狀表現為四肢感覺異常,手足痿軟無力,手足下垂,不堪任用。肢體麻木,小便赤熱澀痛。治療原則:清熱利濕、燥溫化痰。2、脾胃虛弱: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統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虛損,運化無能、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養而成為痿癥。臨床表現為:肢體軟弱無力,肌肉枯萎瘦削,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虛浮無華細。治療原則:健脾生血、益氣生肌。
2016-02-26 20: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四肢,氣虛下陷,則容易出現肌肉無力,抬舉不利的現象,所以,中醫治療主要是通過中藥益氣升提,健脾和胃,并結合針灸“治痿獨取陽明”的經驗,選用胃經穴位調理。你好,你的情況給你分析如上,建議你可以通過中藥補中益氣湯或者舉元煎,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可以大量使用黃芪,能益氣升提,對于肌肉無力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進行針灸,主要補足三里,梁丘,合谷,沖陽,解溪等,能收到較好的療效。祝你爺爺早日康復。醫生詢問:
2016-02-26 14: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重癥肌無力可以認為是中醫的“痿癥”,一般從一下幾個方面去考慮:1、脾胃虛弱,導致氣血生化不足,肌肉筋脈失養。2、肝腎虧損,因為肝主筋,也會伴有眩暈耳鳴、遺尿,而且下肢表現比較明顯。3、濕熱內阻,或者肺熱傷津??梢跃C合患者情況辯證后選擇相應的藥物進行調理,也可以選擇針灸的辦法。希望對您有幫助。醫生詢問:
2016-02-26 12: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肌無力是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所致之慢性疾病。臨床特征為受累的骨路肌肉極易疲勞,經休息和使用抗膽堿酯酶藥物治療后部分恢復。還可吃些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的中藥。
2016-02-26 11: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粵龍
陽春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肌無力在中醫上稱之為"痿證",病因歸為五類,即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虛弱,肝腎虧虛,血虛血瘀。但這些病機是獨立存在的,同時又是互相有聯系的,中醫藥理論上作了詳細的辨證,同時分別以清肺滋陰、調補肝腎,強筋壯骨、調和脾胃、氣血等治則導向進行施治。
2016-02-26 08: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