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刺激食物或著急時起丘疹奇癢,如何解決?
本人在吃刺激性食物或著急的時候身上會起小如粟米的丘疹,奇癢無比,似針刺般的感覺.先從頭部起迅速蔓延全身,約幾分鐘就會好了,再次遇刺激還會發.這次得病約三個月了.請有關專家給我解決一下.謝謝第一次問題補充:(2007-12-2112:28:00)衛生不成問題,每天洗澡,以前能吃辛辣的食物,現在一點都不感吃,不光是事物就連精神刺激也不行,有點激動渾身就會起疹子,奇癢無比,有沒有什么新的方法啊,那些方法我都用過不管用.我也查了下資料,我這種情況是神經性蕁麻疹,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身上起丘疹且奇癢無比,可能是神經性蕁麻疹,與精神因素、飲食、過敏、自身免疫、環境等有關。 1.精神因素:情緒激動、緊張、壓力大等可能誘發。應注意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精神刺激。 2.飲食:辛辣、油膩、海鮮等食物可能引發。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 3.過敏:可能對某些物質過敏,如花粉、塵螨等。可進行過敏原檢測,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4.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異常也可能導致。需增強自身免疫力,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5.環境:溫度變化、潮濕等環境因素也有影響。保持生活環境舒適、干燥、通風。 神經性蕁麻疹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同時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2025-02-04 11: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你的癥狀可能也是屬于引起的,建議你到皮膚科做復查.
2016-02-27 00: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在安陽中醫院治療時,第一次說是癢疹,用它們自配的中成藥和一瓶外用藥水治療半月,效果甚微.第二次用治療結節性癢疹的中成藥加藥水治療半月,有一點效果,但沒痊愈便突然加重.
2016-02-26 19: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建議您到正規的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我們的判定要結合臨床的檢查。
2016-02-26 17: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建議您尊醫囑進行治療。按時復查。 癬是由不同真菌引起的皮膚真菌感染,常以出現在身體的部位分類。 足癬(運動員足)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常在溫暖季節發生。通常由毛癬菌或表皮癬菌引起。真菌在溫暖潮濕的足趾間生長,可只有輕微鱗屑無其他癥狀,也可引起嚴重瘙癢、脫屑,浸漬、糜爛,或形成充滿液體的水皰。由于足癬可引起皮膚破損,導致細菌感染,特別是老年人和下肢血液循環差的人,皮損可發展到足跖和所有足趾。 股癬可由多種真菌和酵母菌引起。男性比女性常見,多發生在溫暖季節。感染后在腹股溝附近出現紅色圓形皮損,有時有小水皰,并可向上和向大腿內側擴散;出現奇癢甚至疼痛。因為真菌可長期在皮膚上存在,該病常常復發,即使治愈,易感者也可能再次感染。 頭癬是由毛癬菌、小孢子菌或其他真菌引起的。頭癬很容易通過接觸傳染,特別是在兒童之間。通常引起紅色鱗屑性皮疹,有不同程度瘙癢或只有片狀脫發而沒有皮疹。 甲癬常由毛癬菌屬感染引起。真菌進入指甲新生部位,使指甲肥厚、失去光澤、變形。足趾甲感染比手指甲感染更常見。感染趾甲可與足趾分離、碎裂或脫落。 體癬由毛癬菌屬感染引起。常出現粉紅色或紅色丘疹,形成環形斑,中心皮膚正常。體癬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 須癬很少見,大多數須部的皮膚感染是由細菌引起而不是真菌。.治療 除頭癬和甲癬外,大多數真菌感染癥狀都較輕微,常用抗真菌霜劑治療。很多療效較好的抗真菌霜劑可不需處方在藥店購買。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劑。抗真菌藥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劑每天涂敷兩次,治療持續到皮損消退后7~10天。如果霜劑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會復發。 抗真菌霜劑要在使用幾天后才顯效,其間可用皮質類固醇霜劑緩解瘙癢和疼痛。可用市售的低劑量氫化可的松霜劑,濃度更高的氫化可的松需要醫生處方。 嚴重的或頑固性感染,可用灰黃霉素治療幾個月,有時同時用抗真菌霜劑。口服灰黃霉素很有效,但可引起副作用,如頭痛、胃腸道功能紊亂、光敏、水腫和白細胞減少等。停用灰黃霉素后,感染可能復發。皮膚真菌感染也可用酮康唑治療。與灰黃霉素一樣,口服酮康唑也有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肝臟損害。 保持感染部位清潔、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促進皮膚愈合。感染處應經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干后撲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劑,因為它能促進真菌生長。 如果真菌感染有滲液,可能并發了細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療。涂敷抗生素霜劑或口服抗生素。稀釋醋酸鋁溶液或懷特菲爾德軟膏也可用來使滲液的皮膚干燥。
2016-02-26 15: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