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血管疾病,治療藥物包括抗凝藥、溶栓藥、祛聚藥、血管擴張藥、抗炎藥等。 1.抗凝藥:肝素是常用的抗凝藥物,能防止血栓進一步增大。低分子肝素使用方便,出血風險相對較低。華法林常用于長期抗凝治療,但需定期監測凝血指標。 2.溶栓藥:尿激酶可溶解血栓,但出血風險較高。鏈激酶也有溶栓作用,但使用時需嚴格把控。 3.祛聚藥: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雙嘧達莫也能發揮類似作用。 4.血管擴張藥:前列地爾可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5.抗炎藥: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如地塞米松,能減輕炎癥反應。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藥。同時,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2025-02-05 11: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非手術治療(1)溶栓與抗凝: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一旦診斷確立,應立即給予抗凝治療。發病時間少于1周的同時給予溶栓治療,超過1周則以抗凝為主。血栓形成早期做保守治療,肝素(2.5~4.0)×104U/d,經靜脈或皮下給予;尿激酶(60~120)×104U/d或去纖酶10U/d靜脈滴注,可取得良好效果。對保守治療者,抗凝治療時間應控制在2周以內溶栓時間5~7天。用藥期間要監測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時間使其控制在用藥前2~2.5倍之間。所有患者停用肝素后,繼續口服華法林3個月,有高凝狀態者則需終生抗凝。(2)補充血容量:輸血和平衡液,糾正存在的嚴重循環血容量不足。(3)胃腸減壓健康搜索。(4)抗感染:給予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并持續用至術后。保守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癥狀和體征變化,若患者無明顯緩解或出現腸壞死表現,應立即急診手術探查。2.手術治療(1)切除壞死腸管:和動脈閉塞不同,靜脈血栓形成更常發生于外周的屬支而非主干,因此通常較短段腸管被累及,故一般可切除失活的腸管和端端一期吻合健康搜索。為減少毒素的吸收術中可首先切除壞死腸管健康搜索。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的腸壞死為出血性梗死,壞死段與正常段之間有中間過渡帶?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在過渡帶中仍有動脈搏動存在。因此術中單純依靠腸系膜動脈搏動的有無,來決定腸管的取舍并不可靠?在受累小腸長度不足1/2時,可將受累小腸及其系膜全部切除。而當小腸壞死超過1/2以上時則須慎重對待,準確地判斷腸管生機健康搜索,盡量保留可能存活的腸管。小腸廣泛切除的預后極差健康搜索。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潛在生機的腸管,可將生機可疑的腸管暫時保留術后24~72h內再次剖腹,將有壞死?的部分予以切除(2)靜脈取栓:血栓形成的延伸常超過肉眼可見的梗死區?,腸系膜上靜脈主干和門靜脈內經常都有血栓存在,而后者是術后再發腸壞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腸切除后,除了將系膜殘端血管內的血栓完全清除外健康搜索還需在腸系膜上靜脈或門靜脈做切口,將其內的血栓取出(3)術中抗凝:急診手術者,手術中即應開始肝素抗凝,持續至術后6~8周。Abdu等人復習了大量文獻后注意到腸切除加抗凝治療者生存率為80%,而單作腸切除者生存率
2016-02-26 23: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峰
太原顯微手外科醫院
一級
手外科
-
1.非手術治療(1)溶栓與抗凝: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一旦診斷確立,應立即給予抗凝治療。發病時間少于1周的同時給予溶栓治療,超過1周則以抗凝為主。血栓形成早期做保守治療,肝素(2.5~4.0)×104U/d,經靜脈或皮下給予;尿激酶(60~120)×104U/d或去纖酶10U/d靜脈滴注,可取得良好效果。對保守治療者,抗凝治療時間應控制在2周以內溶栓時間5~7天。用藥期間要監測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時間使其控制在用藥前2~2.5倍之間。所有患者停用肝素后,繼續口服華法林3個月,有高凝狀態者則需終生抗凝。(2)補充血容量:輸血和平衡液,糾正存在的嚴重循環血容量不足。(3)胃腸減壓健康搜索。(4)抗感染:給予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并持續用至術后。保守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癥狀和體征變化,若患者無明顯緩解或出現腸壞死表現,應立即急診手術探查。2.手術治療(1)切除壞死腸管:和動脈閉塞不同,靜脈血栓形成更常發生于外周的屬支而非主干,因此通常較短段腸管被累及,故一般可切除失活的腸管和端端一期吻合健康搜索。
2016-02-26 14: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可用溶解血栓藥、抗凝藥治療的。如尿激酶、重組組織型纖維旦白溶解酶原激活劑、肝素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大,應該予以手術治療的。
2016-02-26 12: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非手術治療(1)溶栓與抗凝: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一旦診斷確立,應立即給予抗凝治療。發病時間少于1周的同時給予溶栓治療,超過1周則以抗凝為主。血栓形成早期做保守治療,肝素(2.5~4.0)×104U/d,經靜脈或皮下給予;尿激酶(60~120)×104U/d或去纖酶10U/d靜脈滴注,可取得良好效果。對保守治療者,抗凝治療時間應控制在2周以內溶栓時間5~7天。用藥期間要監測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時間使其控制在用藥前2~2.5倍之間。所有患者停用肝素后,繼續口服華法林3個月,有高凝狀態者則需終生抗凝。(2)補充血容量:輸血和平衡液,糾正存在的嚴重循環血容量不足。(3)胃腸減壓健康搜索。(4)抗感染:給予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并持續用至術后。保守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癥狀和體征變化,若患者無明顯緩解或出現腸壞死表現,應立即急診手術探查。2.手術治療(1)切除壞死腸管:和動脈閉塞不同,靜脈血栓形成更常發生于外周的屬支而非主干,因此通常較短段腸管被累及,故一般可切除失活的腸管和端端一期吻合健康搜索。為減少毒素的吸收術中可首先切除壞死腸管健康搜索。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的腸壞死為出血性梗死,壞死段與正常段之間有中間過渡帶?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在過渡帶中仍有動脈搏動存在。因此術中單純依靠腸系膜動脈搏動的有無,來決定腸管的取舍并不可靠?在受累小腸長度不足1/2時,可將受累小腸及其系膜全部切除。而當小腸壞死超過1/2以上時則須慎重對待,準確地判斷腸管生機健康搜索,盡量保留可能存活的腸管。小腸廣泛切除的預后極差健康搜索。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潛在生機的腸管,可將生機可疑的腸管暫時保留術后24~72h內再次剖腹,將有壞死?的部分予以切除(2)靜脈取栓:血栓形成的延伸常超過肉眼可見的梗死區?,腸系膜上靜脈主干和門靜脈內經常都有血栓存在,而后者是術后再發腸壞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腸切除后,除了將系膜殘端血管內的血栓完全清除外健康搜索還需在腸系膜上靜脈或門靜脈做切口,將其內的血栓取出(3)術中抗凝:急診手術者,手術中即應開始肝素抗凝,持續至術后6~8周。Abdu等人復習了大量文獻后注意到腸切除加抗凝治療者生存率為80%,而單作腸切除者生存率為50%預后:其預后稍好于因動脈閉塞所致腸梗死者。最重要的預后因素是在廣泛血栓形成之前早期手術處理。
2016-02-26 10: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