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時有窒息和腦病,后續康復,現如何?
我寶寶出生時新上兒窒息和腦病還抽搐了兩天第3天照CT有雙側頂葉片狀低密度灶后做了康復治療六個月的時候做了核磁共振都正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寶寶出生時出現新生兒窒息、腦病及抽搐,經康復治療后核磁共振正常,但仍需密切關注其生長發育,包括神經系統、運動能力、智力等方面。可能面臨的情況有神經系統后遺癥、生長發育遲緩、再次出現異常癥狀、心理行為問題、康復效果評估等。 1. 神經系統后遺癥:部分寶寶可能存在輕微的神經功能損傷,如平衡協調能力稍差、精細動作不夠靈活等。 2. 生長發育遲緩:可能在身高、體重、語言表達等方面落后于同齡兒童。 3. 再次出現異常癥狀:如偶爾的抽搐、頭痛、頭暈等。 4. 心理行為問題: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情緒不穩定等。 5. 康復效果評估:定期評估康復效果,以便及時調整康復方案。 總之,雖然寶寶目前核磁共振正常,但仍不能掉以輕心,要持續關注其各方面的發展,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如有異常及時干預。
2025-02-05 00: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門診部
其他
內科
-
缺血缺氧性腦病,大多有早產難產史。1輕度表現為過度興奮,易激惹,肢體可出現顫動,,呼吸規則,瞳孔無改變。一天內癥狀好轉,預后佳。2中度患兒嗜睡,反應遲鈍,肌張力降低,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減弱,常有驚厥,呼吸可能不規則,瞳孔可能縮小,癥狀在三天內已很明顯,約一周內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遺癥。3重癥患兒神志不清,肌張力松軟,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復發生驚厥,呼吸不規則,瞳孔不對稱,對光反應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周內死亡,存活者癥狀可持續數周,留有后遺癥。常見的后遺癥有腦性癱瘓、腦積水、智能低下、癲癇等,如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可能遺有
2016-02-26 04: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考慮孩子是否神經系統的問題不除外腦發育不良孩子的情況建議去大醫院檢查看看,做CT,腦電圖,如果是有腦發育不良考慮應該積極治療康復治療,不要失去最佳治療時機,不然會影響孩子的運動,智力,語言的發育
2016-02-26 04: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這個您可以不需要太擔心的,您這個抽搐可能和大腦的缺氧有關,然后現在寶寶恢復情況還是算是比較好,一般抽搐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的。這個您可以不需要太擔心,寶寶現在發育正常不啊?智力什么的都正常與否啊?這個您自己最好去學習一下抽搐的處理辦法,只要及時得到處理,一般預后還是很好的,一般年齡大一些,就很少發病了,愿您健康幸福
2016-02-26 04: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據你所述的情況,寶寶曾經有過腦損傷,是不是還會再抽搐誰都說不準根據寶寶的情況,寶寶有過腦損傷,首先必須考慮的是寶寶是不是運動和智力發育和正常小兒一樣。同時寶寶以后是不是抽搐不好說
2016-02-25 17: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