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統萎縮致多種癥狀,治療無效怎么辦?
主要癥狀:下肢無力,腰下垂,走路不穩,說話吃飯減慢,沒底氣,大小便無力,性功能減退.發病時間:2008.10化驗檢查結果:多系統萎縮用神經節苷脂,鼠神經生長因子,安坦,金剛烷胺,卡比雙多巴治療無效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多系統萎縮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會導致多種功能障礙。其發病機制復雜,目前治療有一定難度,但仍有多種方法可嘗試,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生活方式調整等。 1. 疾病原理:多系統萎縮主要影響自主神經系統、錐體外系和小腦等,導致神經細胞逐漸喪失功能。 2. 癥狀表現:患者會出現下肢無力、走路不穩、言語和吞咽困難、大小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礙等。 3. 藥物治療:可使用丁苯酞軟膠囊改善腦循環,甲鈷胺片營養神經,輔酶 Q10 膠囊保護神經細胞。但藥物效果因人而異,需遵醫囑使用。 4. 康復訓練:通過物理治療、平衡訓練等,幫助患者維持身體功能。 5.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均衡飲食,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 6. 心理支持:患者常因病情產生焦慮抑郁,心理疏導很重要。 多系統萎縮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雖然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但綜合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2025-01-26 1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部位因乙酰膽堿受體減少而出現傳遞障礙的自家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橫紋肌于活動時易于疲勞無力,經休息或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后可以緩解.也可累及心肌與平滑肌,表現出相應的內臟癥狀.本病少數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遺傳重癥肌無力).什么原因引起重癥肌無力1,近年來根據超微結構的研究發現,本病主要是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AChR)發生的病變所致.2,很多臨床現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機制紊亂有關.重癥肌無力有什么癥狀本病見于任何年齡,約60%在30歲以前發病,女性多見.發病者常伴有胸腺瘤.除少數起病急驟并迅速惡化外,多數起病隱襲,主要癥狀為骨骼肌稍經活動后即感疲乏,短時休息后又見好轉.癥狀通常晨輕晚重,亦可多變.病程遷延,可自發減輕緩解.感冒,情緒激動,過勞,月經來潮,使用麻醉,鎮靜藥物,分娩,手術等常使病情復發或加重.全身所有橫紋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時而異,顱神經支配的肌肉特別是眼外肌最易累及,常為早期或唯一癥狀;輕則眼球運動受累,多呈不對稱性眼瞼下垂,睜眼無力,斜視,復視,有時雙眼瞼下垂交替出現;重者雙眼球固定不動.晚期的全身型患者,可有肩胛帶肌,肱二頭肌,三角肌和股四頭肌等的萎縮.重癥肌無力危象:當病情突然加重或治療不當,引起呼吸肌無力或麻痹而致嚴重呼吸困難時,稱為重癥肌無力危象.有三種:1.肌無力危象:即新斯的明不足危象,由各種誘因和藥物減量誘發.呼吸微弱,發紺,煩澡,吞咽和核痰困難,語言低微直至不能出聲,最后呼吸完全停止.可反復發作或遷延成慢性.2.膽堿能危象:即新斯的明過量危象,多在一時用藥過量后發生,除上述呼吸困難等癥狀外,尚有乙酰膽堿蓄積過多癥狀:包括毒堿樣中毒癥狀(嘔吐,腹痛,腹瀉,瞳孔縮小,多汗,流涎,氣管分泌物增多,心率變慢等),煙堿樣中毒癥狀(肌肉震顫,痙攣和緊縮感等)以及中樞神經癥狀(焦慮,失眠,精神錯亂,意識不清,描搐,昏迷等).3.反拗性危象:難以區別危象性質又不能用停藥或加大藥量改善癥狀者.多在長期較大劑理用藥后發生.三種危象可用以下方法鑒別:①騰喜龍試驗.②阿托品試驗.③肌電圖檢查.
2016-02-25 12: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可通過中醫中藥的補腎活血的方法來治療.注意局部按摩也是很有必要的
2016-02-25 09: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