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耳鼓膜下陷能否治好,取決于下陷的程度、病因、患者個體情況、治療及時性以及治療方法的合理性等。 1.下陷程度:輕度下陷,通過治療和自身恢復,治愈可能性較大。嚴重下陷則治療難度增加。 2.病因:如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炎等引起的,積極治療原發病有助于鼓膜下陷的恢復。 3.個體情況: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健康狀況等會影響治療效果。 4.治療及時性:早期發現并治療,效果通常較好。 5.治療方法:常見的有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等,方法得當能提高治愈率。 總之,耳鼓膜下陷并非一定無法治愈,關鍵在于及時診斷,明確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治療后要注意耳部護理,避免耳部受傷和感染。
2025-01-27 01: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鼓膜多半有不同程度的內陷,只要聽力基本正常,咽鼓管的功能正常,那么輕度鼓膜內陷并不是什么毛病.鼓膜內陷,且聽力有所降低,伴有耳鳴,耳悶,這就是病態了,醫學上稱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2016-02-25 07: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鼓膜多半有不同程度的內陷,只要聽力基本正常,咽鼓管的功能正常,那么輕度鼓膜內陷并不是什么毛病.鼓膜內陷,且聽力有所降低,伴有耳鳴,耳悶,這就是病態了,醫學上稱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2016-02-25 05: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鼓膜向內的原因,是由于鼓膜內外的氣壓不平衡造成的。在鼻咽部有一個開口向下、向后、向外,另端開口于鼓膜前壁的管道,這個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作用是溝通鼓室與鼻咽部,使鼓室與外耳道的大氣壓相等,以保持鼓膜壓力的均衡。如果患有漿液性中耳炎,即卡他性中耳炎,則可導致咽鼓管功能出現障礙,使鼓膜內外的大氣壓失衡。這樣由于來自外耳道方向的大氣壓力的作用,時間久了,就會出現鼓膜內陷的情形。此外,鼻炎、咽炎或感冒鼻塞不通等,都會引起咽鼓管障礙,使鼓膜內外壓力失衡。因此保持咽鼓管通暢,是防止鼓膜內陷的關鍵。出現了鼓膜內陷,應當對癥治療。如果有卡他性中耳炎或鼻炎,則要先把這些病治好。其次是采取鼓氣療法加以矯正。具做法是:捏住鼻孔屏住呼吸向外鼓氣,但用力一定要適當,如果用力過猛,容易造成鼓膜破裂。
2016-02-24 23: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耳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和耳咽管。外耳與中耳的分界是鼓膜。中耳腔借與咽部之間的耳咽管(又稱咽鼓管)與外界大氣壓相通,耳咽管在每次吞咽動作時開放一次,中耳腔的壓力就是依靠耳咽管的定時開放與大氣壓之間保持平衡的。在耳咽管炎癥時,由于腫脹致使耳咽管堵塞,中耳腔內的壓力由于其氣體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而逐漸下降而呈現負壓,鼓膜被負壓吸引而向內下陷,并且活動受到了限制。病人會覺得聽力下降,發蒙。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能及時地向中耳腔內送入一定的氣體(如耳咽管吹張術),鼓膜就會立即回復到正常位置,并且聽力也會立即改善。這是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病理表現。如果經常發生這種情況就會變為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其表現為鼓膜內陷,混濁,聽力受限等。對于鼓膜內陷可以采用捏鼻鼓氣的方法,用鼓氣強行讓耳咽管開放,以維持中耳腔的壓力平衡。另外還可以使用鼓膜按摩,即用手壓住耳屏封閉外耳道口,然后一緊一松地向下按壓,利用耳道的空氣對鼓膜進行按摩,增加鼓膜的活動度。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話,可以定期到醫院去做耳咽管吹張術。
2016-02-24 17: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