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竇黏膜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鼻腔沖洗、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復查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等,可減輕炎癥;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用于控制感染;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緩解過敏癥狀。 2.手術治療:對于較大或藥物治療無效的鼻息肉,可行鼻內鏡手術,切除息肉,改善鼻腔通氣。 3.鼻腔沖洗: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分泌物,減輕炎癥。 4.生活方式調整:避免接觸過敏原,戒煙戒酒,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5.定期復查:治療后定期進行鼻內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總之,鼻息肉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治療和復查,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2025-02-04 21: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發生于鼻腔內的贅生物。中醫稱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蘊生濕熱;上蒸于肺,結滯鼻竅;或風熱邪毒侵襲肺經,肺氣不得宣暢,積聚鼻竅所引起當息肉較小時,以皮質激素類氣霧劑(如倍氯米松)鼻內噴霧,每日3—4次,每次50—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長甚至消失。
2016-02-25 01: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持續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為鼻腔內毛細血管流通不暢,導致毛細血管膨脹引起鼻塞,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張口呼吸.2.可有流涕,頭痛,耳鳴,耳悶和聽力減退.3.粘液性息肉,頗似剝皮葡萄狀或鮮荔枝肉狀,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紅色,有細帶多來自中鼻道,觸之柔軟活動.4.出血性息肉(較少)表面光滑,充血,觸之軟而易出血.5.纖維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觸之較實不易出血.6.多發性息肉常來自篩竇,單個息肉多從上頜竇內長出,墜入后鼻孔稱“后鼻孔息肉.”7.鼻息肉增多變大,長期不予治療,可致鼻背增寬形成“蛙鼻”.1.小息肉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2.藥物治療無效者行功能性內窺鏡鼻腔鼻竇手術.3.多發性或復發性息肉行常規手術治療本病有復發傾向,故現多主張綜合治療 1,類固醇激素療法該療法適用于 (1)初發息肉:當息肉較小時,以皮質激素類氣霧劑(如倍氯米松)鼻內噴霧,每日3—4次,每次50—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長甚至消失. (2)堵塞總鼻道的大體積息肉:為便于手術摘除.先口服強地松.每日30—60mg,連服2周,可使息肉體積明顯縮小. ?。?)鼻息肉術后:術后以類固醇激素氣霧劑噴入鼻腔,每日2次,堅持1—2月,可防止和延續息肉復發. 2,手術摘除對于明顯引起鼻塞或對鼻周造成侵襲性損害的大息肉,在以類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術摘除鼻腔及鼻竇內的息肉組織,在鼻內窺鏡下行篩竇開放徹底清除竇內病變粘膜,對防止息肉復發十分重要.1,手術后要定期復診,定期到醫生處了解術腔情況,必要時應進行術腔的清理,將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證手術效果,這種復診時間有的甚至要持續半年時間. 2,需要堅持局部用藥,局部使用激素類藥物可以減輕局部的炎癥反應,從而降低復發率.需要指出,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復發的可能.如一些稱做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證不復發是不現實的,但對大部人來說,鼻息肉手術的復發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2016-02-24 21: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臨床表現 1.持續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為鼻腔內毛細血管流通不暢,導致毛細血管膨脹引起鼻塞,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張口呼吸.2.可有流涕,頭痛,耳鳴,耳悶和聽力減退.3.粘液性息肉,頗似剝皮葡萄狀或鮮荔枝肉狀,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紅色,有細帶多來自中鼻道,觸之柔軟活動.4.出血性息肉(較少)表面光滑,充血,觸之軟而易出血.5.纖維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觸之較實不易出血.6.多發性息肉常來自篩竇,單個息肉多從上頜竇內長出,墜入后鼻孔稱“后鼻孔息肉.”7.鼻息肉增多變大,長期不予治療,可致鼻背增寬形成“蛙鼻本病有復發傾向,故現多主張綜合治療 1,類固醇激素療法該療法適用于 ?。?)初發息肉:當息肉較小時,以皮質激素類氣霧劑(如倍氯米松)鼻內噴霧,每日3—4次,每次50—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長甚至消失. (2)堵塞總鼻道的大體積息肉:為便于手術摘除.先口服強地松.每日30—60mg,連服2周,可使息肉體積明顯縮小. (3)鼻息肉術后:術后以類固醇激素氣霧劑噴入鼻腔,每日2次,堅持1—2月,可防止和延續息肉復發. 2,手術摘除對于明顯引起鼻塞或對鼻周造成侵襲性損害的大息肉,在以類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術摘除鼻腔及鼻竇內的息肉組織,在鼻內窺鏡下行篩竇開放徹底清除竇內病變粘膜,對防止息肉復發十分重要.[編輯本段]預后 1,手術后要定期復診,定期到醫生處了解術腔情況,必要時應進行術腔的清理,將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證手術效果,這種復診時間有的甚至要持續半年時間. 2,需要堅持局部用藥,局部使用激素類藥物可以減輕局部的炎癥反應,從而降低復發率.需要指出,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復發的可能.如一些稱做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證不復發是不現實的,但對大部人來說,鼻息肉手術的復發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2016-02-24 16: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手術切除,但是術后一定要內服中藥以防復發,切記切記。
2016-02-24 14: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nasalpolyp)是鼻-鼻竇黏膜的慢性疾病,以極度水腫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息肉為臨床特征。它是由于鼻粘膜長期炎性反應引起組織水腫的結果。發病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除囊性纖維化病外,幼兒極少發生。好發于中鼻甲游離緣、篩窶、篩泡、篩骨鉤突、半月裂孔及上頜竇口等處??煞譃樗[型(黏液型)、血管型(出血型)、纖維型、囊腫型等數種,一般常見者為水腫型或混合出現。發病率占1%~4%。但在支氣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變態性真菌性鼻竇炎及囊性纖維化患者中,發病率可在15%以上。近年提出鼻息肉病(nasal polyposis)的概念,但臨床上鼻息肉和鼻息肉病尚無明確的區分標準。 查看全文»
-
-
宋發全 / 主任醫師
擅長: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工作3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醫學經驗。精通鼻科、咽喉科及頭頸外科手術: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出血,鼻腔囊腫, 咽炎,喉炎,聲帶疾病、鼾癥、腺樣體扁桃體等,對耳鳴耳聾,中耳炎等疾病也有較深研究。
預約掛號
-
-
為什么龜頭有點癢
衡水男科醫院 2023-12-17
-
-
為什么陰莖向下彎曲
衡水男科醫院 2023-12-17
-
-
夜尿頻多是什么原因導致
包頭世紀泌尿??漆t院 2023-12-18
-
-
我爸煙齡30年,酒齡8年
平頂山兒科醫院 2024-01-24
-
-
腦缺氧會嗜睡嗎?
內蒙古精神病醫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