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用護膚品易過敏,患脂溢性皮炎咋治
我的臉擦一些護膚品就會過敏,許多牌子的東西都試過,結果還是一樣,用了就過敏,特別霜、乳液之類的擦上一兩天就會有過敏的反應,為此我也去過一些醫院,說是脂溢性皮炎,也喝了一些重要,好象不管用,就連醫生給開的藥膏擦了都過敏。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臉部使用護膚品頻繁過敏,確診脂溢性皮炎但治療效果不佳。這可能與皮膚屏障受損、免疫異常、不良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微生物感染等有關。 1. 皮膚屏障受損:皮膚角質層變薄,對外界刺激敏感。可選擇溫和的醫學護膚品,如薇諾娜舒敏保濕特護霜。 2. 免疫異常:自身免疫系統失衡,易引發過敏反應。可使用免疫調節劑,如他克莫司軟膏。 3.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壓力大、飲食油膩等。需調整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飲食清淡。 4. 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波動影響皮膚狀態。必要時可通過藥物調節,如螺內酯片。 5. 微生物感染:馬拉色菌等感染。外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保持耐心,遵醫囑治療,同時注意日常護理,避免病情反復。
2025-02-04 17: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和你談談“皮膚過敏”的問題。蕁麻疹、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是屬于過敏性的皮膚疾病,患者大多具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病史。除一般抗過敏藥物的使用外,尋求中醫的治療,亦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過敏性體質的人,在中醫的觀點上,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熱,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脾主運化,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造成水濕水邪聚合而成痰濕病氣,引起對食物的過敏。腎主氣納,調節水分代謝。若腎陽不足,氣納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調,進而造成皮膚的干燥、大便的干硬秘結。 基于辨證論治的基礎,中醫依據征候屬性,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濕熱內蘊型患者疹斑上常有水,水抓破后,皮膚會呈現鮮紅糜爛,造成組織液滲出,液干后會結黃色的厚痂,并同時可見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治療方式以利濕清熱、去除腸胃濕熱、利腸通便為主,可開予消風散加減方。 2)脾虛濕甚此類型患者在水?;抓破后,皮膚會呈現淺紅或同膚色的糜爛,且滲出液不易干收,會有黃色薄痂。癥狀還有面色暗黃、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質淡紅。治療以健脾除濕、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腎氣為主。處方為參苓白朮散。 3)陰虛血燥此類患者的皮膚在疹斑邊界會呈淺紅或暗紅斑,皮膚表面粗糙干燥且覆有鱗屑。雖然口干現象但不喜歡喝水,舌質紅或暗紅。治療以滋陰養血潤燥、滋養肺陰、強化脾胃水分營養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膚的干燥搔癢。治療藥方為當歸飲子加減方。 愛心提示:有過敏體質的朋友在體質調理前后,蝦、蟹、貝類及冰冷飲料、食品須盡量避免,以免癥狀復發,影響治療的效果,并且須注意避免過敏原的刺激,平時多加運動,放松身心以增強免疫力,過敏體質必定會有顯著的改善。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2-24 11: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朋友你好,按現在的情況來講,最好檢查一下過敏源.
2016-02-24 06: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根據你的描述,估計為過敏引起,建議口服抗過敏藥如撲爾敏,外用激素藥膏如尤卓爾等.(激素不宜長期使用)
2016-02-24 05: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脂溢性皮炎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發生于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面部損害多見于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后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于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屑少,濕潤,常伴為糜爛、滲出。多見于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螨蟲皮炎并發。 脂溢性皮炎的防治方面,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活中要注意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第二,藥物內服治療。可用維生素B6、B2或復合維生素B,煙酰胺等。瘙癢劇烈可用止癢鎮靜劑如抗組胺藥,炎癥明顯或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霉素。第三,外用療法以去脂、殺菌、消炎、止癢為治療原則,常用的藥物有硫磺、雷鎖辛、煤焦油、水楊酸、硫化硒、咪唑類等,可按不同部位不同發病情況選用不同劑型。建議您到正規醫療機構的皮膚科治療。
2016-02-24 03: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