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歲髖關節內側發病,抽筋近一月,求治
發病部位:髖關節內側首次發病時間:17歲發病持續時間:將近一個月目前癥狀:時不時的抽筋得到的治療:醫生開的方子想要的幫助:想知道這病的有效治療方法痊愈的幾率還有如果動了手術的復發率會不會導致癱瘓?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髖關節內側出現抽筋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肌肉疲勞、神經受壓、關節炎、缺鈣、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痊愈幾率因病因和個體差異而異,手術復發率一般較低,通常不會導致癱瘓。 1. 肌肉疲勞:長時間運動或保持不良姿勢,導致肌肉過度使用,產生疲勞和抽筋。可通過休息、熱敷、按摩緩解。 2. 神經受壓:腰椎間盤突出等可能壓迫神經,引起髖關節內側抽筋。需針對病因治療,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2 等)。 3. 關節炎:如髖關節炎,炎癥刺激可致抽筋。治療包括藥物(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理療等。 4. 缺鈣:鈣攝入不足或流失過多,影響肌肉興奮性。可補充鈣劑(如碳酸鈣、葡萄糖酸鈣)和維生素 D。 5. 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狹窄等導致。改善循環的方法有適度運動、戒煙等。 總之,髖關節內側抽筋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5-01-27 03: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抽筋就是肌肉痙攣。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也可能是過度疲勞,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體位的變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經血管受壓。
2016-02-24 05: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