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歲患癲癇,多次換藥仍發作,如何治療?
本人從12歲檢查患有癲癇,午睡中發作,面部抽搐,頭腦清晰,可以動作,不能說話,口腔內有大量唾液分泌。開始服用卡馬西平,服用2個月后,偶有復發,所以換成山西臨汾醫院的“醫癇靈”以及“醫癇丸”(藥物成分不詳),服用2年期間再未復發,于是開始減藥,藥物減量于最小劑量時(已經減藥一年了),于今年5月11日又出現復發,癥狀是中午睡覺時感覺說不出話,身體不能動,意識清楚,持續約幾秒鐘,誘因:發病前幾日,因考試夜間嚴重睡眠不足,而白天又連續玩電子游戲近4小時。開始服用丙戊酸鎂片劑800毫克,分早晚服用后效果不佳,又加量丙戊酸鎂1200毫克,分三次服用后仍未控制住發作,幾乎一周一次,現在改為丙戊酸鎂緩釋片1000毫克,分兩次服用,但是仍然出現發作,請問:1.這屬于什么類型的癲癇?2.應選什么藥物治療有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病因復雜。患者 12 歲發病,多次換藥仍有發作,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藥物選擇不當、未規律作息、未規范治療、病因未明確、個體差異等。 1. 藥物選擇不當:不同類型的癲癇需要不同的藥物治療。常見的抗癲癇藥物有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但具體用藥需根據癲癇類型和個體情況決定。 2. 未規律作息:睡眠不足、過度疲勞可能誘發癲癇發作。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長時間玩游戲等。 3. 未規范治療:減藥、換藥過程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更換藥物。 4. 病因未明確:部分癲癇可能由腦部結構性病變引起,如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等,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 5.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可能需要嘗試多種藥物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總之,癲癇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并嚴格遵醫囑治療,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1-23 16: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位朋友您好:這個還是癲癇小發作的原因。可以考慮進一步的檢查和用伽馬刀進行治療看看。
2016-02-22 05: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人鄒,從你的癥狀來看考慮是單純部分性發作中的運動性發作,運動性發作表現為局限于面部或肢體的抽搐,稱局限運動發作;頭眼或身體轉向一側,稱轉側發作;手向一側外上方舉起,稱姿勢發作;運動性失語,稱失語發作。對于此類發作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托吡酯、撲癇酮、丙戊酸鈉。
2016-02-22 03: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細胞群反復超同步異常放電所致反復性發作性,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的慢性疾病。發病原因是1。先天疾病2。產前期和圍生期疾病3.高熱驚厥后伴癲癇發作4.顱腦外傷5.顱內感染6.顱內腫瘤7.腦血管病8.中毒9.營養代謝性疾病10.其他疾病。所以說癲癇他不是傳染病。它有遺傳性.
2016-02-22 01: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位朋友您好:這個還是癲癇小發作的原因。這種情況可以考慮進一步的檢查和用伽馬刀進行治療看看。
2016-02-21 16: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