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部分手指關節痛、腫且右腿部發麻,咋回事?
主要癥狀是只右手除拇指外,其余手指關節好痛,偶爾時候痛,也不是經常了,現在摸鼠標有點不靈活,右手小指關節處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像腫了一樣,摸起來有一點痛,平時沒痛,然后右腿部部分區域有時會產生發麻的感覺,比如說偶爾早上起來時,就會發麻,精神沒有變化,食欲也正常,睡眠也還好,大小便亦正常也,體重變化應該沒有啊,因為沒有稱嗎。晚上,手在水里待的時間比較長,或者天氣回潮的前個晚上??赡茉虿恢腊?,我最近右沒有弄傷手。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曾到醫院看過,但那是庸醫,他明明是看腦科的,卻給我看骨科,暈!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得到各位醫學界的精英,為我解答疑難問題了,我該咋么辦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右手除拇指外的部分手指關節疼痛、腫脹,右腿部有時發麻,可能是關節炎、腱鞘炎、神經受壓、頸椎問題或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 1.關節炎:如類風濕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關節炎癥和損傷。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尤其在晨起時明顯。治療包括藥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等,以及物理治療。 2.腱鞘炎:頻繁使用手部,腱鞘發生炎癥。癥狀為局部疼痛、壓痛和活動受限。治療可采用休息、熱敷、布洛芬等止痛藥物,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3.神經受壓:如肘管綜合征、腕管綜合征,神經受壓引起手部癥狀。需通過肌電圖等檢查確診,治療包括休息、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必要時手術松解。 4.頸椎問題:頸椎病變可能壓迫神經,導致上肢和腿部癥狀。治療有頸椎牽引、物理治療、頸復康顆粒等藥物治療。 5.血管疾病:血管狹窄或堵塞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肢體麻木、疼痛。需進行血管超聲等檢查,治療包括改善循環藥物如丹參滴丸、銀杏葉片等。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1-25 11: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主要分類(1)風重型關節痛風重型關節痛是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主證:全身各關節、肌肉游走竄痛(酸痛),脈多浮緩或弦緩,舌質淡,苔薄白。特點:刮風病情加重(酸痛難忍),疼痛部位不固定,此型易治。[5](2)濕重型關節痛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主證: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活動時多有骨擦音。脈多緩或濡,舌質淡,苔白膩或微黃膩。特點:陰雨天或接觸冷水時病情加重此型較難治。(3)寒重型關節痛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疑滯。主證:肌肉,關節、皮膚發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拘急,脈弦緊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或白滑。特點:遇冷病情加重,遇熱則病情好轉,此型易治。(4)風濕型關節痛風濕型關節痛是風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在患病肌內、關節既有游走竄痛,又有沉重感。脈多浮緩,舌質淡紅,苔微黃膩。特點:遇刮風下雨則病情加重,此型較易治。(5)寒濕型關節痛寒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且沉重發板,嚴重者活動困難,甚至呈癱瘓狀態,失去勞動能力。脈沉緩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特點:遇冷或陰天下雨病情加重,些型難治以上分型并非絕對,也有的是風濕寒邪三并存或郁久化熱,應注意辨證。[編輯本段]預防保健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3、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5、預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疼痛,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本病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常見的風濕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癥、骨質增生、增生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紅斑狼瘡、產后風、頑固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干燥綜合征等。6.在日常生活中,風濕病的注意事項:(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3)風濕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干,衣服汗濕后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6)風濕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癥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7)風濕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并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8)風濕病人要保?/div>2014-12-1005:36:15向我提問
2016-02-22 10: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病情分析:主要分類(1)風重型關節痛風重型關節痛是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主證:全身各關節、肌肉游走竄痛(酸痛),脈多浮緩或弦緩,舌質淡,苔薄白。特點:刮風病情加重(酸痛難忍),疼痛部位不固定,此型易治。[5](2)濕重型關節痛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主證: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活動時多有骨擦音。脈多緩或濡,舌質淡,苔白膩或微黃膩。特點:陰雨天或接觸冷水時病情加重此型較難治。(3)寒重型關節痛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疑滯。主證:肌肉,關節、皮膚發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拘急,脈弦緊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或白滑。特點:遇冷病情加重,遇熱則病情好轉,此型易治。(4)風濕型關節痛風濕型關節痛是風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在患病肌內、關節既有游走竄痛,又有沉重感。脈多浮緩,舌質淡紅,苔微黃膩。特點:遇刮風下雨則病情加重,此型較易治。(5)寒濕型關節痛寒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且沉重發板,嚴重者活動困難,甚至呈癱瘓狀態,失去勞動能力。脈沉緩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特點:遇冷或陰天下雨病情加重,些型難治以上分型并非絕對,也有的是風濕寒邪三并存或郁久化熱,應注意辨證。[編輯本段]預防保健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3、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5、預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疼痛,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本病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常見的風濕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癥、骨質增生、增生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紅斑狼瘡、產后風、頑固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干燥綜合征等。6.在日常生活中,風濕病的注意事項:(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3)風濕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干,衣服汗濕后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6)風濕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癥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7)風濕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并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8)風濕病人要保?/div>2015-01-0118:15:14向我提問
2016-02-22 06: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主要分類(1)風重型關節痛風重型關節痛是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主證:全身各關節、肌肉游走竄痛(酸痛),脈多浮緩或弦緩,舌質淡,苔薄白。特點:刮風病情加重(酸痛難忍),疼痛部位不固定,此型易治。[5](2)濕重型關節痛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主證: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活動時多有骨擦音。脈多緩或濡,舌質淡,苔白膩或微黃膩。特點:陰雨天或接觸冷水時病情加重此型較難治。(3)寒重型關節痛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疑滯。主證:肌肉,關節、皮膚發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拘急,脈弦緊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或白滑。特點:遇冷病情加重,遇熱則病情好轉,此型易治。(4)風濕型關節痛風濕型關節痛是風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在患病肌內、關節既有游走竄痛,又有沉重感。脈多浮緩,舌質淡紅,苔微黃膩。特點:遇刮風下雨則病情加重,此型較易治。(5)寒濕型關節痛寒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且沉重發板,嚴重者活動困難,甚至呈癱瘓狀態,失去勞動能力。脈沉緩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特點:遇冷或陰天下雨病情加重,些型難治以上分型并非絕對,也有的是風濕寒邪三并存或郁久化熱,應注意辨證。[編輯本段]預防保健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3、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5、預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疼痛,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本病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常見的風濕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癥、骨質增生、增生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紅斑狼瘡、產后風、頑固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干燥綜合征等。6.在日常生活中,風濕病的注意事項:(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3)風濕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干,衣服汗濕后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6)風濕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癥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7)風濕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并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8)風濕病人要保?/div>2014-12-0310:26:21向我提問
2016-02-21 22: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病情分析:主要分類(1)風重型關節痛風重型關節痛是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主證:全身各關節、肌肉游走竄痛(酸痛),脈多浮緩或弦緩,舌質淡,苔薄白。特點:刮風病情加重(酸痛難忍),疼痛部位不固定,此型易治。[5](2)濕重型關節痛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主證: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活動時多有骨擦音。脈多緩或濡,舌質淡,苔白膩或微黃膩。特點:陰雨天或接觸冷水時病情加重此型較難治。(3)寒重型關節痛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疑滯。主證:肌肉,關節、皮膚發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拘急,脈弦緊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或白滑。特點:遇冷病情加重,遇熱則病情好轉,此型易治。(4)風濕型關節痛風濕型關節痛是風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在患病肌內、關節既有游走竄痛,又有沉重感。脈多浮緩,舌質淡紅,苔微黃膩。特點:遇刮風下雨則病情加重,此型較易治。(5)寒濕型關節痛寒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主證: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且沉重發板,嚴重者活動困難,甚至呈癱瘓狀態,失去勞動能力。脈沉緩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特點:遇冷或陰天下雨病情加重,些型難治以上分型并非絕對,也有的是風濕寒邪三并存或郁久化熱,應注意辨證。[編輯本段]預防保健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3、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于疾病恢復期,往往由于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5、預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疼痛,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本病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常見的風濕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癥、骨質增生、增生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紅斑狼瘡、產后風、頑固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干燥綜合征等。6.在日常生活中,風濕病的注意事項:(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臥。(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3)風濕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干,衣服汗濕后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6)風濕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癥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7)風濕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并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8)風濕病人要保?/div>2014-12-0722:24:36向我提問
2016-02-21 19: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