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多夢致白天嗜睡精神差如何改善?
關于天天作夢,造成白天精神不佳。每天上班都打不起精神。就算是清醒了,過不了多久,又想睡了,當睡著時又開始作夢。正常人的睡眠時間只要6、7個小時就可以了,可我每天睡上10個小時還不夠,白天還想睡。這樣,讓我浪費的很多的時間,我就像是每天就在睡眠中度過一樣。這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由于我不停的作夢,讓我以前沒有好的精神學習,而現在呢,又讓我有精神好好的工作,這讓我一直很困惑,很苦惱!可以幫幫我嗎?我不想這樣的把時間浪費掉!(謝謝你)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長期多夢導致白天嗜睡、精神不佳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心理壓力、不良睡眠習慣、疾病因素、環境影響、營養缺乏等。 1.心理壓力: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可能導致大腦神經持續緊張,影響睡眠質量。建議通過運動、聽音樂、與朋友傾訴等方式緩解壓力。 2.不良睡眠習慣:睡前使用電子設備、熬夜等習慣會打亂生物鐘。應保持規律作息,睡前避免接觸電子設備。 3.疾病因素:如神經衰弱、焦慮癥等可能導致多夢。若癥狀嚴重,需就醫診斷,可能會使用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 B1、安神補腦液等。 4.環境影響:噪音、強光或不適的溫度會干擾睡眠。改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黑暗和適宜的溫度。 5.營養缺乏: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也可能影響睡眠。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 B 族、鈣、鎂的食物。 長期多夢影響生活應引起重視,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就醫診治,多數能改善睡眠狀況,恢復良好的精神狀態。
2025-01-23 14: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這位朋友你好!你可以吃谷維素片和香砂養胃丸來調節。如果你對我的回答表示滿意,請及時采納為答案.感謝你對尋醫問藥網的關注!有什么再咨詢,我會及時為你回復,祝你健康!
2016-02-22 00: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夢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又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一般地說,只要不是恐怖,血腥,過于焦慮緊張的夢,對于人的身心健康沒什么消極的影響。1:俗話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千奇百怪的夢大都與本人日常生活中的愿望、想象、回憶、憂慮、思念等精神活動有關。2;內外部刺激的影響。就象古書上說的“甚飽則夢與,甚饑則夢取”,白天勞累過度,臨睡前深思熟慮次日的工作或糾纏于白天不愉快的事情,或身體有病,如頭痛發燒、某個部位不適以及睡眠的姿勢不舒服,床鋪被褥不柔軟整潔等,都會對夢有影響。總之,只要第二天能把夢境忘掉,不影響工作學習和情緒就不必管他。 很可能你的頭暈心慌,疲乏是由失眠引起,必須調整好睡眠.可以適當用些中藥,也可以查看我們的信息,做一下自我調理,你可以和我們聯系,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016-02-21 11: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這位朋友您好,您這多夢也是神經衰弱的表現,建議吃些補心安神的中成藥來治療,您可選擇睡得好膠囊或腦力寶丸。我會關注此問題的,歡迎您再次提問,為了方便,你也可在我的診室進行提問的。
2016-02-21 10: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夢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又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一般地說,只要不是恐怖,血腥,過于焦慮緊張的夢,對于人的身心健康沒什么消極的影響。1:俗話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千奇百怪的夢大都與本人日常生活中的愿望、想象、回憶、憂慮、思念等精神活動有關。2;內外部刺激的影響。就象古書上說的“甚飽則夢與,甚饑則夢取”,白天勞累過度,臨睡前深思熟慮次日的工作或糾纏于白天不愉快的事情,或身體有病,如頭痛發燒、某個部位不適以及睡眠的姿勢不舒服,床鋪被褥不柔軟整潔等,都會對夢有影響。總之,只要第二天能把夢境忘掉,不影響工作學習和情緒就不必管他。你可以適當用一些中藥調理一段時間如果還有什么疑問你也可以看我資料里的聯系方式與我聯系.
2016-02-21 09: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兒童學習障礙? 兒童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這類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ICD-10和DSM-Ⅲ將其歸屬于特殊性發育障礙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