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多發息肉伴慢性直腸乙狀結腸炎如何診治
BR>患者年齡:左中下腹部不適多年。腸鏡診斷描述:直腸:黏膜充血、水腫,粗糙,失去正常光澤度,血管紋理消失。距肛20cm內,見多發息肉,大小約0.2—0.4cm。表面光滑,色澤正常,無蒂。附清色粘稠分泌物。乙狀:黏膜充血、水腫,失去正常光澤,血管紋紊亂。附清色粘稠分泌物。腸鏡診斷:1.直腸多發性息肉。2.慢性直腸、乙狀結腸炎。活檢部位:距肛門10cm處。現在已割去一塊息肉正在化驗中,請有經驗的專家幫我父親診斷一下,現在的這個情況有沒有癌變,謝謝第一次問題補充:割去的息肉已經化驗出來,是炎性息肉,請問專家這種病怎么治,現在算嚴重嗎,炎性息肉的危險性大不大?謝謝第二次問題補充:暫時還沒有便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直腸多發息肉伴慢性直腸乙狀結腸炎是常見的腸道疾病,需要綜合評估病情,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于息肉的性質、炎癥的嚴重程度等因素。 1.疾病介紹:直腸多發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慢性直腸乙狀結腸炎則是腸道的慢性炎癥。炎性息肉通常由炎癥刺激引起。 2.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可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控制炎癥。 定期復查:息肉切除后要定期進行腸鏡復查,監測有無新的息肉生成。 調整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改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 心理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減輕精神壓力,有助于病情恢復。 3.炎性息肉的風險:炎性息肉一般癌變風險較低,但仍需密切關注。 總之,對于直腸多發息肉伴慢性直腸乙狀結腸炎,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注意生活中的調養,以促進腸道健康。
2025-01-22 13: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草藥熱敷療法治療結腸癌治療方法:治療時先把中草藥短褲穿在身上,把遠紅外線熱療短褲穿在中草藥短褲外面,這時患者可以躺在床上,打開電源開關開始治療,溫度從0℃~60℃可調,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均衡調節溫度的高低,幾分鐘后溫度開始上升,使局部高溫在50℃左右,這時中草藥產生有效的熱氣體,高溫熱氣體作用在炎癥,腫瘤,癌癥局部產生中草藥的效應,以強大的有效的熱氣體,通過人體皮膚毛細孔,血管,毛細血管直接滲入人體內,有淺層進入到人體內末梢神經組織最深處,向人體內連續不斷補充藥物有效成分的熱氣體,提高氣血新陳代謝的能力,使氣血在病變部位暢通,促進骨髓造血功能增強,使血細胞,白細胞活力增強,使病變部位的中藥有效成分的熱氣體暢通,直接作用于體內的炎癥,腫瘤,癌癥部位上,在短時間內逐漸使癌細胞枯萎直至死亡,隨著氣血的循環排除體外,使病變區域氣血暢通,使全身上下內外氣血暢通,氣血暢通炎癥可消,氣血暢通疼痛可消,氣血暢通腫瘤可消,氣血暢通癌癥可消,氣血暢通百病可消.
2016-02-21 15: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治療的方法1.電灼法:在腸鏡直視下電灼切除息肉。2.套扎法:用套扎器將膠圈套住息肉蒂根部。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寬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術切除。4.單個或小息肉病例以抗生素、滅滴靈和其他輔助藥物為主;5.多發息肉或臨床癥狀重病例,用藥除用抗生素外,尚應加強支持對癥治療。
2016-02-21 04: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最好手術治療的,中醫不能根治的.
2016-02-21 04: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直腸息肉有癌變的可能,但已經手術切除了,這樣就不肝癌變了,請放心吧.沒有問題的.
2016-02-20 23: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除去直腸息肉的有效辦法有哪些? -
Q: 直腸息肉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
Q: 直腸息肉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
Q: 直腸息肉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直腸息肉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肛門直腸息肉的引發原因有哪些 -
Q: 復發直腸息肉應采取怎樣的治療措施 -
Q: 痔瘡和直腸息肉的引發原因有哪些 -
Q: 直腸息肉與痔瘡的成因有哪些 -
Q: 寶寶直腸息肉的成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