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昏迷患者長期臥床全身腫,可能是由于低蛋白血癥、心功能不全、腎功能障礙、下肢靜脈血栓、營養不良等原因導致。可通過補充蛋白、改善心腎功能、抗凝、加強營養支持等方法來消腫。 1.低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降低會引起膠體滲透壓下降,導致組織液滲出。可通過輸注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減輕水腫。常用的有人血白蛋白、復方氨基酸等。 2.心功能不全:心臟泵血功能減弱,血液回流受阻,出現水腫。治療藥物包括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還可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等改善心功能。 3.腎功能障礙:腎臟排泄功能異常,水鈉潴留。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如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如依那普利,或使用糖皮質激素等。 4.下肢靜脈血栓:血栓阻塞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可使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利伐沙班等,必要時進行介入溶栓治療。 5.營養不良: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身體代謝和循環。要加強營養支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 總之,對于昏迷長期臥床全身腫的患者,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建議在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
2025-01-24 00: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腦出血,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治療原則,降低顱內壓和控制腦水腫以防止腦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壓以防止進一步出血。二、常規治療(一)一般處理;①保持安靜、絕對臥床,應在當地進行搶救,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三、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四、控制高血壓,降低增高了的血壓是防止進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維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為宜;五、止血藥和凝血藥對腦出血并無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礙時,仍可使用;六、預防及治療并發癥,重癥病人應特別加強基礎護理,定時輕輕更換體位,注意皮膚的干燥清潔,預防褥瘡和肺部感染,癱瘓肢應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動運動,以防關節攣縮;七、手術治療中醫藥、針灸、按摩療法配合治療,對治療和康復有一定效果。
2016-02-20 14: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一、治療原則,降低顱內壓和控制腦水腫以防止腦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壓以防止進一步出血。二、常規治療(一)一般處理;①保持安靜、絕對臥床,應在當地進行搶救,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適當給氧,以間歇吸用為宜;③保持營養和水電解質平衡。腦溢血(二)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三)控制高血壓,降低增高了的血壓是防止進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維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為宜;(四)止血藥和凝血藥對腦出血并無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礙時,仍可使用;(五)預防及治療并發癥,重癥病人應特別加強基礎護理,定時輕輕更換體位,注意皮膚的干燥清潔,預防褥瘡和肺部感染,癱瘓肢應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動運動,以防關節攣縮。
2016-02-20 11: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