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腳底板下長了透明、硬、不疼不癢的水泡,可能是摩擦導致,也可能是真菌感染、汗皰疹、濕疹、手足口病等原因引起。 1.摩擦:長時間行走或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導致局部反復摩擦,引起水泡。一般減少摩擦,注意休息,可自行恢復。 2.真菌感染:如足癬,真菌侵襲皮膚可出現水泡。可外用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藥物治療。 3.汗皰疹:與過敏、精神因素等有關。需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4.濕疹: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可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5.手足口病: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兒童常見。除了腳底,手、口等部位也可能有皰疹。需要抗病毒治療,如利巴韋林等。 如果腳底板的水泡持續不消退或出現疼痛、紅腫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
2025-01-22 18: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腳氣可能大,目前較好的方法是內用和外用藥相結合.內服藥有蘭美抒、斯皮仁諾,灰黃霉素等,外用藥種類相對較多,如達克寧,珊瑚癬凈,一般藥店都有售。口服一般一周,較嚴重的服用二周。一般的患者這樣可治愈,但日后是否再發與你平時的護理有關。本身患腳氣的人對真菌就有一種易感性,若治好后不注意仍較易發。平時注意每天換鞋,最好是兩雙輪流穿,注意鞋的干燥,每天回來后放置通風處,隔天再穿。
2016-02-20 13: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