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七個半月還什么都不會,不一定是腦癱,可能與發育遲緩、個體差異、缺乏訓練、營養不良、疾病影響等有關。 1.發育遲緩:部分孩子發育節奏稍慢,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滯后,但隨著成長會逐漸跟上。 2.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不同,有的在某些技能掌握上會稍晚。 3.缺乏訓練:家長未給予足夠的引導和訓練,孩子可能學習進度較慢。 4.營養不良: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導致能力發展遲緩。 5.疾病影響:除腦癱外,其他疾病如神經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等也可能影響孩子的發育。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發育情況感到擔憂,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以便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2025-01-23 04: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腦癱產生的原因多為早產兒,窒息及產傷。你的孩子不會是腦癱。目前治療小兒腦癱最安全有效的就是干細胞移植療法。
2016-02-20 10: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出生1個月后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障礙,有時又稱為獲得性腦癱(acquiredcerebralpalsy),約占小兒腦性癱瘓的10%。腦性癱瘓的發病率約為1.2-2.5‰(每千活產兒)。你的具體情況描述不是很清,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進行確診。
2016-02-20 05: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癱孩子的運動發育落后,如果3個月時不能翻身、抬頭;6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身體還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性癱瘓。在此,建議你采用"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治療,療效顯著。可以迅速使肌體功能恢復和重建,其療效比較好。
2016-02-20 03: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癱患兒因發育遲緩,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于同期的健康,行動不便。故應有專人守護。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清潔衛生:搞好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定期洗浴,并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腦癱日常護理對清潔要求格外嚴格,家長們不容忽視。指導建議: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是由特殊的神經組織治療、康復、理療聯合的綜合療法,以特殊神經組織治療為核心,以康復理療來鞏固療效,是一種綜合、整體、系統的全新療法。能夠全面激活修復壞死、病變的神經組織,內外兼治雙向作用,快速根除神經系統疾病,徹底攻克了神經疾病難題,是當前唯一能徹底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特效療法。
2016-02-20 0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