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習慣性錯位,雙腿均有,多次錯位,如何應對?
髕骨習慣性錯位,雙腿都是,一共錯了大概6,7次了。第一次16歲,錯位后劇痛,自己掰回來了,腫了一個月。之后每次錯位都自己掰回來了,當時劇痛,大概半小時就回復正常,沒有積水腫脹。間隔為最少3個月錯一次,最多2年錯了一次: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髕骨習慣性錯位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情況,可能與先天因素、肌肉力量失衡、關節結構異常、運動方式不當、外傷后遺癥等有關。 1.先天因素:有些人先天存在髕骨發育不良,比如髕骨形狀異?;蛘吖晒腔嚢l育不良,這使得髕骨在膝關節活動時容易脫出正常位置。 2.肌肉力量失衡:股四頭肌內側頭和外側頭力量不均衡,外側頭過強而內側頭相對較弱時,就容易將髕骨拉向外側導致錯位。 3.關節結構異常:如膝關節韌帶松弛,無法很好地固定髕骨的位置,增加了錯位的風險。 4.運動方式不當:經常進行劇烈的扭轉運動,或者運動前沒有充分熱身,都可能引發髕骨錯位。 5.外傷后遺癥:初次髕骨錯位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可能會導致關節周圍組織損傷修復不完全,從而增加再次錯位的可能性。 對于髕骨習慣性錯位,應先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膝關節X線、CT等,以明確關節結構情況。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股四頭肌的鍛煉,尤其是內側頭的力量訓練,像直腿抬高練習。運動時要選擇合適的場地和鞋子,避免過度運動。如果錯位頻繁發生,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髕骨外側支持帶松解術等。但具體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髕骨習慣性錯位的原因多樣,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應對,必要時需就醫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5-01-22 01: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髕骨的脫位和先天的解剖結構有關系。一般習慣性地,可以通過手術適當改變病故的“力線,就能避免以后的再次發生。
2016-02-19 03: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這是髕骨脫位(膝蓋脫臼),如果不徹底治愈,會有復發性,比如說你稍微劇烈運動一下就會脫位,這樣是很痛苦的??隙吮仨毷中g治療,軟骨損傷,內側支持韌帶撕裂,大腿肌肉已經出現萎縮現象。手術(關節鏡)中把外側支持帶松解,內側支持帶縫合
2016-02-19 01: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髕骨骨折? 髕骨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髕骨通過杠桿作用能使股四頭肌力量提高約30%,尤其在伸直膝關節的最后10°-15°時,髕骨的作用更顯重要。髕骨骨折后如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膝關節的活動,甚至造成終生殘疾。由于髕骨切除后可導致永久性的膝關節功能受限。伸膝力量減弱,并可引起股四頭肌萎縮。因此髕骨骨折后應盡量保存髕骨的完整,不主張進行髕骨切除。髕骨與股骨內外髁的前方形成髕股關節,髕骨骨折后應盡量恢復關節面的平整,以減少創傷性髕股關節炎的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