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鼓膜內陷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局部感染、氣壓損傷、腺樣體肥大、鼻咽部腫瘤等因素引起。針對吃藥無效的情況,可從多方面進行處理。 1.咽鼓管功能障礙:可通過咽鼓管吹張法改善,包括捏鼻鼓氣法、波氏球法等,但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防止用力不當造成損傷。 2.中耳局部感染:如果是感染未徹底控制,可更換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等,同時注意耳部衛生,避免進水加重感染。 3.氣壓損傷:盡量避免乘坐飛機或潛水等氣壓變化大的活動,若無法避免,可提前使用減充血劑,如麻黃堿滴鼻液等滴鼻,減輕咽鼓管壓力。 4.腺樣體肥大:若腺樣體肥大影響咽鼓管功能,可考慮保守治療,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切除腺樣體。 5.鼻咽部腫瘤:這種情況較為少見,但如果懷疑是腫瘤壓迫導致,需及時進行詳細檢查,如鼻咽鏡等,確診后根據腫瘤性質進行相應治療。 耳鼓膜內陷吃藥無效時,要綜合考慮多種可能病因,從不同方面采取措施,必要時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21 20: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分泌性中耳炎多見鼓膜內陷,治療應該以清除中耳積液,恢復咽鼓管功能為主.所以建議你去醫院接受相關的病因治療.
2016-02-19 01: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