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腹部疼痛,膽囊檢查異常如何應對
右上腹部疼痛,5天現在一直疼痛,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化驗,檢查結果(今天彩超結果,肝膽大小形態正常,實質回聲均勻,肝內管道系統顯示清晰,門脈主干不寬.膽囊大小約94×41mm,囊壁薄厚不均,最厚處約13mm呈“雙邊征”,囊壁處探及多個“菜花狀”強回聲,較大的約20×13mm,邊界清,CDFI;可見點狀血流信號.膽總管上段內徑約8㎜,中下段顯示不清.脾胰未見異常.請在下方創建病歷):螺旋CT結果是,CT所見,膽囊大,壁厚,頸部似見結節組織影;雙下肺散在片結節密度不均增高影.余所見無明顯異常.血常規檢查正常,肝功正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右上腹部疼痛且膽囊檢查出現異常,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癌等。需綜合癥狀、檢查結果及個體情況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 膽囊炎:膽囊壁增厚、雙邊征可能是膽囊炎的表現。常因膽囊結石、細菌感染等引起。患者會有右上腹疼痛、惡心等癥狀。治療上可先采取禁食、抗感染(如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解痙止痛(如山莨菪堿)等方法。 2. 膽囊息肉:膽囊壁探及多個菜花狀強回聲,可能是膽囊息肉。較小且無癥狀的息肉可定期復查,較大或有癥狀的息肉可能需要手術切除。 3. 膽囊癌:菜花狀強回聲伴血流信號,不能排除膽囊癌。需要進一步檢查,如腫瘤標志物、病理活檢等。一旦確診,多采取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4. 肺部病變:雙下肺散在片結節密度不均增高影,可能是炎癥、結核或腫瘤。需結合臨床癥狀、其他檢查明確。 5. 其他因素: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等也可能導致或加重癥狀。 總之,對于右上腹部疼痛和膽囊檢查異常,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同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2025-01-21 02: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按照B超有可能是膽囊癌,很多這樣的病人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最初就是按照膽囊結石治療,能夠查出的膽囊癌很多都已到晚期.
2016-02-17 20: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從這個檢查結果來看,還不能排除是患了膽囊癌的.建議可以進行手術切除的,術后進行病理化驗,然后根據化驗結果進行下一步的對癥治療,這樣是比較好的.
2016-02-17 15: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的情況考慮屬于脾虛虛弱,可以通過中藥健脾助消化調節一下平時注意一下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流暢,在飲食上盡量吃容易消化類,不吃生冷、油膩、辛辣類,藥物上可以服用一下參苓白術散或健脾丸調節。
2016-02-17 13: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根據您的描述,可能是膽囊息肉,但不排除膽囊癌的可能,建議先做進一步檢查,做一下CT掃描,細胞學檢查和腫瘤標志物檢查。若確診是膽囊癌,先確定分期,早期未發生遠處轉移,患者應該選擇手術治療配合放化療。手術主要有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膽囊癌根治性切除術、單純膽囊切除術、和姑息性手術。膽囊癌擴大根治術要切除范圍包括右半肝、胰十二指腸、門靜脈、肝動脈和肝外膽管周圍等淋巴結,手術創傷大。手術的創傷易造成患者身體免疫力下降,對于抵御疾病不利,同時在術后還要接受放化療等治療。此時可以給患者配合服用人參皂苷Rh2,給與患者服用含量在16.2%以上的單方人參皂苷Rh2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吸收,同時因為人參皂苷Rh2在人體腸道內的吸收是最好的,因此采用膠囊制劑的產品可以保護人參皂苷Rh2順利通過食道和胃部進入腸道。
2016-02-17 08: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