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瘤術后腦血管痙攣及相關癥狀如何應對
病人腦血管瘤開顱夾閉手術后醫生說第三天腦血管痙攣,后來病人醒后有好轉,醫生建議出院,說是沒辦法治了,蛛網膜下腔出血(程度見附件)說是術后15天到20天腦血管還會痙攣,現病人已回家修養,打點滴(應該有抗痙攣的藥物),供氧氣,術后第九天。意識反應正常,只是不能說話,可根據別人和他說的要求,可眨眼確認,左手可攥拳頭用力。由于有痰出不來,在醫院做了氣管割破手術,從喉嚨處呼吸,現在每天凌晨有痰要可十幾分鐘才能咳出來,同時家人用吸痰器輔助吸痰。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血管瘤術后出現腦血管痙攣,患者有咳痰困難、不能說話等情況,涉及術后恢復、癥狀處理、康復訓練、并發癥預防及家庭護理等。 1.術后恢復:腦血管瘤開顱夾閉手術后腦血管痙攣是常見并發癥。痙攣會影響腦部供血,可能導致神經功能障礙。 2.癥狀處理:對于咳痰困難,除使用吸痰器外,可適當增加室內濕度,鼓勵患者多喝水以稀釋痰液。不能說話可能是神經受損,需時間恢復,可嘗試語言康復訓練。 3.康復訓練:在病情穩定后,盡早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如左手的精細動作練習。 4.并發癥預防:密切觀察有無新的神經癥狀,預防腦積水、腦梗死等并發癥。 5.家庭護理:保持室內清潔、通風,注意患者的飲食營養均衡,保證充足休息。 腦血管瘤術后的恢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患者和家屬需要密切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和觀察,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5-01-20 03: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血管痙攣是指頸內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的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和出現血流渦流,當渦流加速時,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痙攣而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旋渦減速時癥狀消失。經血管造影證實有頸部大動脈有明顯狹窄或閉塞病變,藥物療效差,病人一般情況允許,且有條件者可考慮頸內動脈內膜剝離術、支架放置術或顱內顱外血管吻合術。對消除微栓塞、改善腦血流量和建立側支循環均有一定療效。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手術的效果也是不一定都一樣的,盡量放松心情吧。
2016-02-17 07: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的情況一定要慎重對待。建議您去醫院做一下相關檢查,確診后治療。
2016-02-17 00: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據你所述,患者患有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已經行夾閉手術?,F在術后第九天,患者不能言語,但神志清楚。患者病情還處在急性期,如果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病情會很嚴重,會因繼發性腦血管痙攣而繼發腦梗塞。建議絕對臥床休息4周,避免各種形式的用力,保持大便通暢;頭疼給予止疼、鎮靜藥;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注意肢體被動運動,每一小時被動活動一次,防止血栓的形成;注意受壓皮膚的護理,防止褥瘡發生;4周以后可以慢慢翻身、坐立,逐漸加強肢體和語言訓煉。醫生詢問:有無蛛網膜下腔出血?出血量多嗎?
2016-02-16 23: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血管痙攣:腦部手術是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原因。出現腦血管痙攣,引起遲發性缺血性損傷,。早發性腦血管痙攣出現于出血后,歷時數分鐘或數小時緩解;遲發性腦血管痙攣始發于出血后3~5天,5~14天為高峰,2~4周逐漸減少。臨床表現為意識改變、局灶神經功能損害(如偏癱、失語等),動脈瘤附近腦組織損害的癥狀通常最嚴重。你好,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壓,不能太高,保持相對低的水平,解除腦血管痙攣,最重要的藥物就是鈣離子拮抗劑,主要有尼莫地平,要用10天左右。
2016-02-16 23: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