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腦梗塞和腦栓塞在發病機制、病因、癥狀、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 1.發病機制:腦梗塞通常是由于腦血管狹窄、堵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腦栓塞則是因栓子脫落堵塞腦血管。 2.病因:腦梗塞常見于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腦栓塞多由心臟疾病、血栓形成等引起。 3.癥狀:腦梗塞癥狀進展相對較慢;腦栓塞往往起病急驟。 4.治療:腦梗塞早期可溶栓,常用藥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等,還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腦栓塞治療重點在于消除栓子來源,同時進行抗凝治療,如華法林、利伐沙班等。 5.預后:腦梗塞預后相對較好;腦栓塞易復發,預后較差。 總之,腦梗塞和腦栓塞雖有不同,但都嚴重威脅健康。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接受專業治療。
2025-01-19 13: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腦梗就是大腦的部分血管梗阻了,腦血栓是指腦血管里面形成血栓這兩種基本都和血液循環不暢有關,所以治療的關鍵是清除血液垃圾,改善血液循環。可以配合吃多肽地龍蛋白,減少藥物傷害,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清除血液垃圾,保健養生的功效。
2016-02-17 06: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腦梗塞是為腦部有型物質阻塞在顱內腦栓塞是指顱內的血管受到阻塞腦梗塞可以引起腦栓塞
2016-02-17 05: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都是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上統稱為腦梗塞.兩者癥狀相似,常易混淆,但兩者病因不同,不可混為一談.(1)腦血栓形成多發生在中年以后,起病緩慢,常于數十小時或數日內病情達到高峰.一般在發病前有先兆癥狀.而腦栓塞多見40歲以下的青壯年,起病急驟,數秒鐘至2~3分鐘,癥狀便全部出現,且多無前軀癥狀.(2)腦血栓形成是由于腦血管自身的狹窄或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軟化,壞死而產生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一系列中樞神經癥狀.而腦栓塞則是由于腦血管被血流中所帶來的固體,氣體,液體等栓子阻塞而引起,發病在腦內,病根卻在腦外.(3)腦血栓形成常在安靜和睡眠狀態下發病,醒來后發現自己不能隨意活動或失語.腦栓塞發病前常有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病史,突然發病.(4)腦血栓形成多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糖尿病等病史.腦栓塞既往病史多種多樣,但主要見于心臟病,術后,外傷等.(5)腦血栓形成以半身不遂和語言不利為主要癥狀,多無意識障礙或頭痛,嘔吐等.腦栓塞發病后常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失語,偏癱等臨床表現.腦出血和腦梗塞的區別腦出血和腦梗塞性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確診斷.在沒有條件進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的情況下,可按以下幾條鑒別:(1)腦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病史,而腦梗塞病人多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心臟病史.(2)腦出血多在情緒激動或用力的情況下發病,腦梗塞多在安靜休息時發病.(3)腦出血發病急,進展快,常在數小時內達高峰,發病前多無先兆.而腦梗塞進展緩慢,常在1~2天后逐漸加重,發病前常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4)腦出血病人發病后常有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血壓亦高,意識障礙重.腦梗塞發病時血壓多較正常,亦無頭痛,嘔吐等癥狀,神志清醒.(5)腦出血病人腰穿腦脊液壓力高,多為血性,而腦梗塞病人腦脊液壓力不高,清晰無血.(6)腦出血病人中樞性呼吸障礙多見,瞳孔常不對稱,或雙瞳孔縮小,眼球同向偏視,浮動.腦梗塞病人中樞性呼吸障礙少見,瞳孔兩側對稱,眼球少見偏視,浮動.當然,個別輕度腦出血病人臨床癥狀輕,與腦梗塞相似,兩者難以鑒別.而大面積腦梗塞病人,出現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時,也酷似腦出血,臨床上不好區分.要力爭盡早做CT掃描檢查.腦出血的CT表現為高密度陰影,而腦梗塞表現為低密度陰影,兩者截然不同.
2016-02-17 02: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后堵塞血管造成腦梗塞,或者斑塊脫落呈栓子堵塞血管造成腦栓塞.兩種都是缺血性病變.要明確是哪種疾病,需要檢查頭顱CT或磁共振,血管超聲,血脂等化驗.通常頭顱磁共振就可以看到大多數的梗塞灶.腦梗塞根據患者病情,應用改善循環,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纖,清除氧自由基,營養腦細胞等中西藥物治療.還要明確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高粘血癥,心臟病,頸動脈狹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吸煙等,如果您有上述任一一項,必須積極治療.治療藥物首先是針對這些高危因素,即降壓藥,降血脂藥以及葉酸及維生素B12等等.此外,另一重要藥物就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如果沒有禁忌癥如胃潰瘍,血小板降低等,建議長期堅持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可以比較有效的降低腦梗塞的發病概率.同時建議您定期體檢,查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血脂,血粘,同型半胱氨酸,血常規等項化驗,以及頸部血管B超,心電圖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如果出現上述任意一項都要積極控制,遇到有身體不適或病情變化則盡早就醫.生活飲食上需要注意,合理的膳食原則應該是在限制總熱量的前提下保持營養均衡.低鹽低脂均衡飲食,均衡就是要保證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60%~7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25%.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類,薯類和淀粉類食品構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要以植物油為主,減少動物性脂肪.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一般為1:1:1.蛋白質中應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優質蛋白(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每日三餐規律進食,定時定量,以新鮮蔬菜,水果,五谷雜糧為主,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避免油膩,高脂,高鹽,高糖,腌制,熏制等加工的飲食,進食時細嚼慢咽,可以自我進行食物的熱量的估算和統計,制定符合自己家庭情況的食譜,每日適當鍛煉,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發病2周以內為急性期,2周至6個月為恢復期,發病6個月以后為后遺癥期.腦梗塞每個階段的治療重點不同.1,腦梗塞急性期:多住院治療,以挽救生命為目的.西藥輸液治療為主,包括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清除氧自由基,營養神經,營養支持等治療,目前此類藥用的較多,但心臟病病人應慎用;此外還有抗凝治療等.一般輸液一個療程后,以口服用藥為主.外科手術開顱減壓術等對大面積腦梗死和小腦梗死而有腦疝征象者適宜.2,腦梗塞恢復期:是最佳的二級預防時期,這個時期多數患者康復最快,療效最佳.以口服用藥為主,輔以功能訓練,飲食調節等綜合性措施.針對腦梗塞誘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礎病變進行有效治療,防止動脈硬化血栓再次形成;改善腦組織供血供氧量,改善神經功能障礙的癥狀,并降低腦梗塞復發率.中藥活血化瘀如丹參,芳香開竅如麝香,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3,腦梗塞后遺癥期:以防止腦梗塞復發,改善癥狀為主.堅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二級預防用藥,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治療房顫,頸動脈狹窄等基礎疾病,預防再發梗塞.建議就診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有無高危因素,及早治療,預防再發梗塞.
2016-02-16 13: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