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鏡檢查白化病的最佳時間是何時?
胎兒鏡檢查時間?胎兒鏡檢查白化病什么時間最好,現在懷孕兩個多月,想了解一下胎兒鏡檢查時間?知道的告訴一下,最好說的具體點,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胎兒鏡檢查白化病的最佳時間需要綜合多種因素來確定,包括胎兒發育情況、檢查目的、孕婦身體狀況、醫療技術水平以及潛在風險等。 1. 胎兒發育情況:一般在孕 16 - 20 周進行較為合適,此時胎兒器官已基本發育成型,便于觀察。 2. 檢查目的:若主要是為了明確是否存在白化病基因變異,孕早期基因檢測有異常提示時,可適當提前,但也需考慮胎兒的穩定性。 3. 孕婦身體狀況:孕婦身體健康,無嚴重妊娠并發癥,能更好地耐受檢查,對確定檢查時間也很重要。 4. 醫療技術水平:不同醫院的設備和技術能力有差異,也會影響檢查時間的選擇。 5. 潛在風險:胎兒鏡檢查存在一定風險,如早產、感染等,醫生會權衡風險與收益來決定最佳時間。 總之,胎兒鏡檢查白化病的最佳時間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判斷。孕婦應按時產檢,與醫生充分溝通,以做出最適合的決策。
2025-01-17 00: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般是進行染色體g顯帶檢查,如果染色體正常的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就不會是白化病的了可以進行羊水穿刺等,羊水穿刺目地是檢查染色體,如果羊水穿刺檢查染色體也是異常,很可能就是先天性愚型
2016-02-16 18: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胎兒鏡檢查,是技術性較強的產前診斷項目。一般在懷孕第15-20周時時行檢查。用超聲波定位后,經過局部麻醉作一腹部小切口,將此鏡插入羊膜囊,可以直接觀察胎兒的外形、性別,判斷有無畸形,進行皮膚活檢或從胎盤表面的靜脈抽取胎兒血標本。能對胎和的某些遺傳性代謝疾病、血液病進行產前診治斷。它的應用使產前診斷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1][術前準備]1.B超檢查,大小,確定胎位,盤和胎兒。了解胎盤位置,羊水量,估計胎兒選擇胎兒鏡的穿刺點,盡量避開胎2.孕婦排空膀胱,常規腹部備皮。3.術前10分鐘予以鎮靜藥,可予安定10mg肌注,達到孕婦鎮靜并減少胎兒活動的目的。亦可予以度冷丁100mg肌注。[手術方式及步驟11.孕婦取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2.于選擇的穿刺點,局部浸潤麻醉后,皮膚切開2-5mm,深達皮下,切口應與子宮表面垂直。3.助手固定子宮后,用套管針經腹壁切口垂直刺人羊膜腔,穿過腹壁及子宮壁時有二次落空感。估計進入羊膜腔時,抽出針芯,套管針有羊水流出,表明已進入羊膜腔。如要羊水檢查,可在此時進行,然后插入胎兒鏡。4.接通冷光源后,在B超引導下觀察胎兒外形,如手指、面部、生殖器等。在直接觀察時受羊水的透明度影響,當羊水中細胞成分增加或胎兒污染或出血時,觀察效果可能受到影響。5.若需要胎兒血液取樣,可在觀察過程中見到臍帶時插入取樣針取血,亦可于胎盤表面較大血管穿刺取血。6.若需要胎兒組織活檢,先拔出胎兒鏡,放入活檢鉗,在B超引導下取檢標本。7.操作完畢,胎兒鏡和套管同時拔出,穿刺部位用紗布壓迫止血5分鐘,覆蓋敷料。用B超觀察穿刺點有無活動性出血,胎心率、胎兒活動是否正常;同時動態觀察孕婦的血壓、心率、胎心率、有無子宮收縮、有無羊水滲漏等,觀察時間至少3小時。[注意事項]1.操作必須嚴格無菌。2.正確選擇穿刺點是手術是否成功的關鍵。選擇穿刺點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①穿刺點可選擇子宮前壁、側壁及宮底部,一般不選擇子宮下段,因為子宮下段收縮性差,穿刺后易羊水滲漏或出血。②穿刺盡量避開胎盤,以不損傷胎盤和胎兒為原則。③穿刺點下有充分的羊水池,便于穿刺順利進入羊膜腔,不損傷胎兒。④根據檢查需要選擇穿刺點,如要了解是否有唇裂或腭裂,則應在靠近胎兒頭面部的部位穿刺,若懷疑神經管畸形,應選擇靠近胎兒背部的部位,若需要行臍帶穿刺,則應接近臍帶的部位進針。3.因胎兒鏡觀察的視野有限,因此,檢查要有重點,有目的觀察。并且,在B超引導下進行,以免造成損傷。4.抽取胎兒血時,應盡量于臍帶附著胎盤上約2—3cm處進針,因為臍帶附著胎盤后,血管分成數支,若穿刺后一支血管形成血腫,亦不至影響整個胎兒血供。穿刺時要注意進針的深度和速度,若刺破血管可能進入母體血竇,取得母兒混合血。5.胎盤子面胎兒血管表面僅由一層羊膜覆蓋,血管壁薄,抽血后不易止血;而臍帶血管壁肌層較厚,收縮性好,外壁有華通膠和羊膜,因此,最好從臍帶血管采血。6.術畢除了觀察孕婦生命體征外,可酌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若有宮縮,可予以宮縮抑制劑,在一般情況下,不應用宮縮抑制劑,因為子宮松弛易發生羊水滲漏,不利于子宮傷口的愈合。1,感染由于胎兒鏡檢查是介入性、損傷性的檢查方法,無論母體還是胎兒均可能感染,但是嚴格的無菌操作多可避免。對術后發熱、下腹部壓痛、羊水細菌培養陽性、血白分升高等改變要引起重視。2.出血主要是損傷腹部及子宮體血管所致。手術后數小時內出現腹部疼痛者要引起重視。3.流產、早產、死胎等發生率約為6%—7%。胎盤和臍帶損傷以及羊水滲漏為主要原因。因此,手術操作熟練、準確十分重要,并且要重視術后監測。4.羊水滲漏穿刺后羊水由穿刺點漏出羊膜囊外,沿子宮壁向下,由宮頸口流出。若術后陰道流水增多,可于陰道后穹窿取樣測pH>7或羊齒狀結晶陽性,即可診斷。其發生率與穿刺套管的粗細直接相關,直徑越大,子宮壁和羊膜的創口越大,越易發生滲漏。一般可白止,不需特殊處理;臨床上可按胎膜早破保守治療處理。5.周圍臟器損傷手術后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血尿、急腹癥等表現。一般手術熟練,操作規范,穿刺準確,并在B超引導下進行可避免。
2016-02-16 17: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白化病? 白化病是一種罕見的不能生成黑素的遺傳性疾病,屬于常見的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本病遍及全世界,發病率約為1/10 000~1/20000。分為若干類型:①酪氨酸酶完全缺乏:包括眼皮膚白化病和Hermansky-Pudlak綜合征;前者為頭發、皮膚、跟底和虹膜均色素缺失,致使畏日曬、失明;后者為眼與皮膚色素色淺,且因血小板缺陷而有出血傾向。②酪氨酸酶激酶陽性的眼皮膚白化癥,但白化程度較輕一些。③黃色型白化病:幼年白化嚴重,成長后減輕。④眼向化病:皮膚是正常的,但眼白化。⑤低色素綜合征:包括雜色癥和Chediak-Higashi綜合征。皮膚和眼色素低下,白細胞有過氧化酶內涵體。病人易感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