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老年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治療藥物包括胰島素、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常用的藥物有胰島素、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等。 1.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關鍵藥物,能促進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2.氯化鈉注射液:用于補充血容量和糾正脫水。 3.氯化鉀注射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鉀離子平衡。 4.碳酸氫鈉注射液:在嚴重酸中毒時使用,以糾正酸堿失衡。 5.磷酸鹽制劑:在低磷血癥時補充。 總之,老年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和治療方案。藥物的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藥。
2025-01-19 13: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常規治療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來說,應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首先應加強有關酮癥酸中毒的教育工作,增強糖尿病患者、家屬及一般人群對酮癥酸中毒的認識,以利于及早發現和治療本病。其次應嚴格控制好糖尿病,及時防治感染等誘因,以預防酮癥酸中毒的發生與發展。在治療方面,對于輕度的酮癥酸中毒患者應鼓勵進食進水,用足胰島素,以利血糖下降和酮體消除;中度和重度酮癥酸中毒應用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必要時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治療過程的始終,都應注意去除誘因,這不僅有利于酮癥酸中毒的治療,而且可防治酮癥酸中毒的復發。
2016-02-16 16: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常規治療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來說,應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首先應加強有關酮癥酸中毒的教育工作,增強糖尿病患者、家屬及一般人群對酮癥酸中毒的認識,以利于及早發現和治療本病。其次應嚴格控制好糖尿病,及時防治感染等誘因,以預防酮癥酸中毒的發生與發展。 在治療方面,對于輕度的酮癥酸中毒患者應鼓勵進食進水,用足胰島素,以利血糖下降和酮體消除;中度和重度酮癥酸中毒應用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必要時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治療過程的始終,都應注意去除誘因,這不僅有利于酮癥酸中毒的治療,而且可防治酮癥酸中毒的復發。 (1)小劑量胰島素療法:此療法是指按每千克體重(按標準體重計算)每小時0.1U/kg體重的劑量,經靜脈、肌肉或皮下給予胰島素,成人通常用4~6U/h,一般不正超過10U/h。使血糖以75~100mg/h的速度下降。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酮體,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即可對酮體生成產生最大抑制,而又不至引起低血糖及低血鉀,低血糖不利于酮體消除。小劑量胰島素使用過程中應注意:①胰島素可皮下給藥,但較重者末梢循環差,皮下用藥效果不佳,常需靜脈給藥;②可用沖擊量20u左右,尤其是采用胰島素皮下給藥時;③血糖低于250mg/dl時,可按胰島素∶葡萄糖=1∶4~1∶6給藥,即500ml5%葡萄糖液中加入胰島素4~6u;④靜脈給藥者停止輸液后應及時皮下注射胰島素,否則由于靜脈胰島素代謝清除率高,作用難以持久,如果造成酮癥酸中毒的誘因尚未完全消除,可能導致酮癥酸中毒的復發。 (2)補液:對重癥酮癥酸中毒患者十分重要,不只利于失水的糾正,而且有助于血糖的下降和酮體的消除。成年酮癥酸中毒患者一般失水3~6L,原則上前4h應補足水量的1/3~1/2,以糾正細胞外脫水及高滲問題;以后則主要糾正細胞內脫水并恢復正常的細胞功能和代謝。 (3)糾正電解質紊亂:鈉和氯的補充可通過輸入生理鹽水而實現,因對本癥患者糾正電解質紊亂主要是補鉀,患者總體鉀丟失往往較嚴重,而且胰島素的使用和血pH值升高可促使鉀進入細胞內,血容量補充能利尿排鉀,都可加重鉀的缺乏。常用10%氯化鉀,每瓶液1.5g。值得注意的是高血鉀可引起嚴重的后果,如心跳驟停等,必須加以預防。補鉀時應加注意:①血鉀低或正常而且有尿者可立即補鉀;②血鉀高或無尿者第2、3瓶液體內應加鉀;③24h補氯化鉀3~6g;④可輔以口服10%氯化鉀,以減少靜脈補鉀量,有人主張補磷。 (4)糾正酸中毒:首先值得強調的是只有重度酸中毒方需補堿。由于堿性物質難以通過血腦屏障,補堿過于積極可因體循環pH值下降,機體排酸機制的受抑而加重顱內酸中毒和組織缺氧。補堿過于積極還可促進鉀進入細胞而加重低血鉀。糾正酸中毒時不宜使用乳酸鈉,以免加重可能存在的乳酸性酸中毒,常5%碳酸氫鈉100~200ml(2~4ml/kg體重)。輸入堿液時應注意避免與胰島素使用同一條通路,以防胰島素效價的下降。
2016-02-16 05: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