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如何診斷,癥狀是否明顯?
朋友患上了尿毒癥,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幫她,只是知道這種病可能危及生命,遂來查查,尿毒癥是怎么診斷的,尿毒癥的癥狀明顯嗎?這類問題怎么解決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毒癥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階段,診斷需綜合多項檢查,癥狀表現多樣。包括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以及一系列全身癥狀等。 1.診斷方法:血肌酐和尿素氮檢測是重要指標,當血肌酐超過 707μmol/L 且腎小球濾過率低于 15ml/min 時,可考慮尿毒癥。此外,還需進行血常規、電解質、甲狀旁腺激素等檢查。 2.癥狀表現:常見的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統癥狀;貧血導致的乏力、頭暈;水腫,尤其是下肢和眼瞼;血壓升高;皮膚瘙癢等。 3.病因分析: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多囊腎等疾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都可能發展為尿毒癥。 4.治療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透析能替代腎臟部分功能,排出代謝廢物。腎移植是理想的治療方法,但需嚴格配型。 5.日常注意:患者應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控制水分攝入,避免勞累和感染,遵醫囑規律治療。 總之,尿毒癥的診斷依靠多種檢查,癥狀較多。一旦確診,應積極治療,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2025-01-19 15: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戴光壽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尿毒癥是因為腎功能衰竭造成的,腎臟是機體主要的代謝器官,各種病因造成腎臟基本單位損傷,引起腎臟生成尿液和排泄功能減退,導致機體代謝廢物無法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在體內聚集。尿毒癥診斷主要依靠其癥狀和腎功能檢查,常見表現有水腫、尿量減少或無尿,血肌酐、尿素氮顯著升高,如果確診目前治療主要是進行血液透析,后期進行腎移植。
2016-02-16 0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X線檢查:尿毒癥病人可作腹部X線平片檢查,目的是觀察腎臟的大小和形態,有無泌尿系統內結石。腹部側位片可顯示有無動脈粥樣硬化。嚴重腎功能不全時,因腎臟排泄造影劑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劑后多不顯影,故一般不宜作造影檢查。(2)放射性核素腎圖、腎掃描檢查,對了解兩側腎臟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幫助。(3)腎超聲、CT,對確定腎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腎盂有無積液、結石、腫瘤有幫助。通常情況下,尿毒癥患者雙腎萎縮,皮質變薄。但糖尿病、狼瘡、血管炎等繼發性病因導致的尿毒癥患者雙腎可以無明顯縮小,但B超下皮質回聲增強。腎臟超聲檢查,具有經濟、方便、無創、快捷等優點,能判斷腎臟的大小、皮質回聲等,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2016-02-16 07: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血常規檢查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數僅有40~60g/L,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當患者合并慢性失血、營養不良時,也可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改變較少,酸中毒和感染時可使白細胞數增高。血小板數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紅細胞沉降率因貧血和低蛋白血癥常加快。2.尿常規檢查尿毒癥病人的尿改變,隨原發病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其共同點是:①尿滲透壓降低,多數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較低,多在1.018以下,嚴重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作濃縮稀釋試驗時,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過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減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時,則可無尿。③尿蛋白為+~+++,晚期因腎小球絕大部分已毀壞,尿蛋白反而減少。④尿沉渣檢查可有為數不等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如能發現粗而短、均質性、邊緣有裂口的蠟樣管型,對診斷有意義。3.腎功能檢查在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肌酐清除率雖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質血癥期,血肌酐雖已升高,但病人無尿毒癥臨床癥狀,亦無代謝性酸中毒;在尿毒癥期,當腎肌酐清除率<25ml/min時,血肌酐會明顯升高,并伴有代謝性酸中毒。4.血生化檢查血漿蛋白降低,總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減少常較明顯,多低于30g/L。血鈣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血鉀、血鈉隨病情而定。
2016-02-16 05: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