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高血壓患者腦動脈瘤出血,手術相關疑問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病人54歲,有近20年的高血壓病史,4天前突感頭痛入院檢查,醫院初步診斷腦、蛛網膜下腔出血,CTA提示有動脈瘤醫院診斷:大腦后動脈瘤)。入院來血壓昨晚到現在才控制平穩,絕對臥床休息。疑問:1.可否手術?宜盡早還是擇期?2、應選擇開顱手術,還是介入手術?2種手術費用大概多少?3.手術的話,在內蒙古哪間醫院會好一點?想得到怎樣的幫助:1.可否手術?宜盡早還是擇期?2、應選擇開顱手術,還是介入手術?2種手術費用大概多少?聽說是介入手術比較好,大概費用多少,有沒有什么可以省的辦法,我們家里條件不是很好。這回都是要傾家當產的。3.手術的話,在內蒙古哪間醫院會好一點?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于這位54歲有20年高血壓病史且因腦動脈瘤出血的患者,其手術相關問題包括手術時機、手術方式選擇、手術費用及醫院選擇等。 1.手術時機: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后,應盡快評估患者的整體狀況,決定手術時機。如果患者病情相對穩定,生命體征平穩,可在短期內準備手術;若病情危急,可能需要立即手術。 2.手術方式:開顱手術和介入手術各有優缺點。開顱手術能直接夾閉動脈瘤,但創傷較大;介入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但對技術和設備要求高。選擇哪種方式需綜合考慮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形態,患者的身體狀況等。 3.手術費用:兩種手術費用因地區、醫院、病情等因素有所差異。開顱手術一般幾萬元,介入手術可能會更高,通常十幾萬元。但具體費用難以準確估計。 4.醫院選擇:在內蒙古,建議選擇具備神經外科專科優勢、醫療技術成熟、設備先進的大型綜合性醫院。 5.術后護理:術后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注意預防并發癥,如腦積水、腦血管痙攣等。保持患者安靜休息,避免情緒激動和劇烈運動。 總之,患者及家屬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2025-01-19 23: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