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敏怡 主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皮膚瘙癢的原因多樣,如風邪、濕邪、熱邪、蟲邪、血虛等。治療需對癥用藥,常用中藥有防風、白鮮皮、連翹等。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8-11-23 11:33
1.風邪:風邪所致皮膚瘙癢,位置不定。治療應祛風止癢,常用中藥有防風、荊芥、蟬蛻。
2.濕邪: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常有水皰和滲液。需祛濕止癢,可用萆薢、苦參、蒼術。
3.熱邪:熱邪導致的皮膚瘙癢,伴有紅腫灼熱。應清熱止癢,如金銀花、蒲公英、赤芍。
4.蟲邪:蟲邪引發的皮膚瘙癢,劇烈且易傳染。要殺蟲止癢,例如雄黃、苦參、百部。
5.血虛:血虛造成的皮膚瘙癢,皮膚干燥脫屑。需養血潤燥,比如當歸、熟地、白芍。
出現皮膚瘙癢,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使用中藥須在中醫指導下進行。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過敏原使機體釋放組織胺,組織胺是可以引起一系列過敏癥狀的最主要物質。當過敏者與過敏物質接觸后,體內會產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堿性細胞表面,使機體致敏
2016-02-15 09: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吸鼻法:取煅魚腦石10g,冰片3g,研末和勻,取少許吸人鼻孔,每日每孔3次,交替使用。如鼻中發干,涂少許麻油再吸人。2.塞鼻法:將1%鵝不食草鼻液配以10%凡士林軟膏涂在紗條上,每個鼻腔放置1條,約15~20分鐘。一般中醫鼻內點藥大部份是放有腐蝕性的藥物,也有病人的反應不錯。但我們常會看到因處置不當造成鼻腔內黏膜粘連的情形,反而會造成更嚴重之鼻塞。
2016-02-15 07: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過敏性鼻炎建議中藥調理+針灸治療或穴位按摩中藥:黃芪30g黨參15g辛夷10g防風30g白術10g柴胡10g豨薟草10g訶子10g五味子10g細辛3g炙甘草10g十劑,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穴位:大椎,風門,百勞,脾俞,膏肓,腎俞,肺俞,迎香。
2016-02-15 03: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