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癌有什么癥狀?
我最近頭有點痛,鼻子用力呼吸下就少許鼻血出來了。而且有好幾次了。這跟我以前流鼻血的癥狀完全不一樣。我以前流鼻血是很多的,這個是一點點。睡覺也有點頭疼。有時候鼻子又會有點塞住,很難受。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臨床表現 (一)回吸性涕血 早期可有出血癥狀,表現為吸鼻后痰中帶血,或擤鼻時涕中帶血,早期痰中或涕中僅有少量血絲,時有時無。晚期出血較多可有鼻血。 (二)耳鳴、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 鼻咽癌發生在鼻咽側壁側窩或咽鼓管開口上唇時,腫瘤壓迫咽鼓管可發生單側性耳鳴或聽力下降,還可發生卡他性中耳炎,單側性耳鳴或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等,是早期鼻咽癌癥狀。 (三)頭痛 頭痛為常見癥狀,占68.6%,可為首發癥狀或唯一癥狀,早期頭痛部位不固定間歇性,晚期則為持續性偏頭痛,部位固定。究其原因,早期病人可能是神經血管反射引起,或是對三叉神經第一支末梢神經的刺激所致,晚期病人常是腫瘤破壞顱底或在顱內蔓延累及顱神經所引起。 (四)復視 由于腫瘤侵犯外展神經,常引起向外視物呈雙影。滑車神經受侵,常引起向內斜視、復視;復視占6.2%~19%,常與三叉神經同時受損。 (五)面麻 指面部皮膚麻木感,臨床檢查為痛覺和觸覺減退或消失。腫瘤侵入海綿竇常引起三叉神經第1支或第2支受損,腫瘤侵入卵圓孔莖突前區、三叉神經第3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顳部、面頰部下唇和頦部皮膚麻木或感覺異常,面部皮膚麻木占10%~27.9%。 (六)鼻塞 腫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現鼻塞,腫瘤較小時鼻塞較輕,隨著腫瘤長大鼻塞加重,多為單側性鼻塞;若腫瘤堵塞雙側后鼻孔可出現雙側性鼻塞。 (七)頸部淋巴結轉移癥狀 鼻咽癌容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約為60.3%~86.1%,其中半數為雙側性轉移。頸部淋巴結轉移常為鼻咽癌的首發癥狀(23.9%~75%),有少數病人鼻咽部檢查不能發現原發病灶,而頸部淋巴結轉移是唯一的臨床表現,這可能與鼻咽癌原發灶很小并向粘膜下層組織內擴展有關。 (八)舌肌萎縮和伸舌偏斜 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結轉移至莖突后區或舌下神經管,使舌下神經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側伴有病側舌肌萎縮。 (九)眼瞼下垂、眼球固定;視力減退或消失 眼瞼下垂、眼球固定與動眼神經損害有關,視力減退或消失與視神經損害或眶錐侵犯有關。 (十)遠處轉移 鼻咽癌的遠處轉移率約在4.8%~27%之間,遠處轉移是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同時轉移多見。 (十一)伴發皮肌炎 皮肌炎也可與鼻咽癌伴發,故對皮肌炎病人無論有無鼻咽癌的癥狀均應仔細檢查鼻咽部。 (十二)停經 作為鼻咽癌首發癥狀甚罕見,與鼻咽癌侵入蝶竇和腦垂體有關。中藥治療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對中晚期病人進行大劑量放、化療,或對產生耐藥的患者再次進行化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中藥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既能鞏固放療、化療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斷癌細胞的復制功能,也就是切斷癌細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細胞體積逐漸縮小,在血管內形成穩定的抗癌細胞,從而提高人體的代謝功能,即:通過抑制癌細胞的呼吸,使癌細胞缺血、缺氧,不再裂變,從而達到治愈癌癥的目的。 本病在中醫臨床中屬于“鼻淵”、“真頭痛”、“石上疽”、“失榮”等范疇。祖國醫學認為,肺熱痰火及肝膽熱毒上擾為鼻咽癌發病主要原因。上焦積熱,肺氣失宣,熱甚迫血了離經出現鼻衄,繼而氣血凝滯,津聚為痰,痰熱蘊結而成腫塊;肝失疏泄,氣郁氣泄,氣泄不能運化水濕,積聚為痰,痰濁凝集而成腫核、腫塊;肝氣郁泄,郁久化火,灼液為痰,痰火上擾清陽則煩躁易怒、耳鳴、耳聾、頭痛、視物模糊、頸部出現痰核。西醫治療 (一)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一直是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方法,原因是多數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高,并且原發灶和頸部淋巴引流區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內。自40年代起我國即開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線放療,50~60年代起又開展了60Co的外照射放療,并將鼻咽及頸部聯合大野照射改為小野照射,減少了放療反應并提高了生存率。目前最有效和最肯定的方法是用60Co遠距離治療機。 1.鼻咽癌放射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癥 (1)根治性放療的適應證:①全身狀況中等以上者;②顱底無明顯骨質破壞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無或僅有輕中度浸潤者;④頸淋巴結最大直徑小于8cm活動尚未達鎖骨上窩者;⑤無遠處器官轉移者。 (2)姑息性放療的適應證:①KS分級60分以上;②頭痛劇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單個性遠處轉移者或頸淋巴結轉移大于10cm經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況有改善癥狀、消失遠處轉移灶能控制者,可改為根治性放射治療。 (3)放射治療禁忌證:①KS分級60分以下;②廣泛遠處轉移者;③合并急性感染病者;④放射性腦脊髓損傷者。 (4)放射治療后復發再放療 原則:具有下述情況者不宜再放射治療 ①同一靶區(包括鼻咽及頸部靶區)放療后復發時間未滿一年;②放射治療后出現放射性腦病或放射性脊髓病;③鼻咽部靶區總療程不宜超過三個療程,頸部靶區不宜超過兩個療程。 2.放射線的選擇和照射范圍 (1)照射野的設計:設計照射野的原則是“小而不漏”,對腫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內,但對照射野內的正常組織尤其是對放療敏感的組織要予以保護,鼻咽部原發病灶主要用雙側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時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注意用鉛片保護眼部,勿使發生放射性白內障。頸部的照射范圍視淋巴結的病變而定,對未捫及頸部淋巴結者常做兩側上頸區的預防性照射。如有頸部淋巴結轉移,除照射轉移灶外,對轉移灶下方引流區常做預防性照射。 3.放射劑量和時間 (1)連續放射治療:每周5次,每次200cGY,總量TD6000~7000cGY/6~7周。 (2)分段放射治療:一般把放射治療分成兩段,每周5次,每次200cGY,每段約3.5周,兩段之間休息四周,總劑量TD6500~7000cGY。 4.后裝腔內放射治療 (1)適應證: ①鼻咽局限性小病灶(腫瘤厚度少于0.5cm)位于頂壁前壁或側壁者; ②外照射后或鼻咽癌手術切除后的殘存病灶符合①項者 (2)治療方法:常以外照射加腔內照射相配合,外照射量4500~6000cGY,外照射1~2周后再加腔內放射1~2次,每次間隔7~10天,每次劑量均以粘膜下0.25cm為劑量點,給予1000~2000cGY/次。 5.放射反應和后退癥及其處理 (1)放療并發癥 ①全身反應:包括乏力、頭暈、胃納減退、惡心嘔吐、口中無味、變味失眠或嗜睡等。個別患者可以發生血象改變,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現象雖然程度不同但經對癥治療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療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C、胃復安等,如白細胞數下降低于3×109兒時應暫停放療。 ②局部反應:包括皮膚粘膜唾液腺的反應,皮膚反應表現為干性皮炎或濕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質的消炎軟膏粘膜反應,表現為鼻咽和口咽粘膜充血水腫、滲出及分泌物積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劑及潤滑消炎劑,少數病人腮腺照射2Gy后即可發生腮腺腫脹2~3d,然后逐漸消腫。當照射40Gy時,唾液分泌明顯減少,同時口腔粘膜分泌增加,粘膜充血紅腫,患者口干,進干食困難,因此腮腺應避免過量照射。 (2)放療后退癥:主要有顳頜關節功能障礙及軟組織萎縮纖維化、放射性齲齒及放射性頜刺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腦脊髓病。目前尚無逆轉的妥善辦法,對癥處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幫助,要嚴格避免重要組織器官的超量照射。 (二)手術治療 1鼻咽癌原發灶切除術 (1)適應癥: ①分化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鱗癌I、Ⅱ級,惡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 ②放射治療后鼻咽局部復發病灶局限于頂后壁或頂前壁或僅累及咽隱窩邊緣而無其他部位浸潤、無張口困難體質尚好者。 ③放療已給予根治劑量,鼻咽原發灶尚未消失或出現抗放射現象者,休息一個月后可行手術切除。 (2)禁忌癥: ①有顱底骨質破壞或鼻咽旁浸潤顱神經損害或遠處轉移者。 ②有肝腎功能不良、全身情況欠佳者。 (3)手術方法:先行氣管切開插管,全麻下手術,沿上腭牙根內側距齒槽0.5cm處,做馬蹄形切口切開,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剝離至軟腭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軟硬腭交界處,橫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頂壁兩側壁前分和腫瘤,于鼻中隔后緣和后鼻孔上緣切開鼻咽粘膜直達骨面,做鈍性或銳性分離,沿鼻咽頂側交界處切開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后壁交界處,橫切粘膜把整個鼻咽頂后部粘膜連同癌腫整塊切除。 2.頸淋巴結清除術 (1)適應癥:鼻咽原發癌病灶經過放療或化療后已被控制,全身狀況良好僅遺留頸部殘余灶或復發灶范圍局限活動,可考慮行頸淋巴結清除術。 (2)禁忌癥: ①頸部的殘余病灶或復發病灶與頸部深組織粘連固定者; ②出現遠處轉移或皮膚廣泛浸潤者; ③年老體弱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未能矯正者 (3)切除范圍:將上起乳突尖、上顱骨下緣,下至鎖骨上緣,前起頸中線,后至斜方肌前緣。區域內的淋巴結及脂肪結締組織連同頸闊肌、胸鎖乳突肌、頸內外靜脈、肩胛舌骨肌、頜下腺、腮腺下極和副神經等組織的大塊切除。 3.頸部淋巴結單純摘除術 對放療不敏感的頸部單個淋巴結或放療后有頸部孤立性淋巴結復發者,可行單純切除術。局部浸潤性麻醉后,切開轉移灶表面皮膚、皮下組織,將轉移灶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完整切除術后,傷口可稍加壓包扎。 (三)化學治療 1.鼻咽癌化療的指征 (1)Ⅳ期患者以及Ⅳ期有明顯淋巴轉移者; (2)任何病人懷疑有遠處轉移者; (3)頸部區域淋巴結巨大塊狀轉移作放療前誘導性化療; (4)作為放療前增敏作用的化療; (5)作為放療或手術治療后輔助性化療 (四)免疫治療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提倡了一種概念,即以修飾人體的生物學反應的物質來提高對腫瘤的抵抗力,這種方法被稱為BRM療法或免疫療法。70年代末以來,云芝多糖、裂褶菌多糖、香菇多糖在日本,桑黃多糖在韓國先后被批準作為免疫抗腫瘤藥物,由此奠定了菇類多糖類在BRM療法中的地位,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菇類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應用。
2016-02-15 10: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1)鼻腔出血。2)單側鼻塞(3)單耳部癥狀(4)偏頭痛。(5)單側口眼歪斜(6)頸部腫塊(7)鼻咽癌也可發生遠處轉移至肝、肺、骨骼等部位(一)回吸性涕血(二)耳鳴、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三)頭痛(四)復視五)面麻(六)鼻塞(七)頸部淋巴結轉移癥狀(八)舌肌萎縮和伸舌偏斜九)眼瞼下垂、眼球固定(十)遠處轉移(十一)伴發皮肌炎(十二)停經
2016-02-15 10: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鼻咽癌的癥狀就是鼻腔分泌物有血絲,分泌性中耳炎,還有就是頸部淋巴結的腫大。過敏性鼻炎有鼻癢,水樣涕,鼻塞等過敏性鼻炎用麻黃素減輕充血,可以脫離致敏壞境并且用抗組胺藥緩解癥狀。過敏性鼻炎不會惡變的。以上是對“鼻炎癌有什么癥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2-15 01: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并不是每次都有的
2016-02-14 19: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朋友,你好!很高心為您解答,目前尚無特效藥根治鼻炎,儀器治療療效因人而異,但可改善生活習慣改善癥狀。過敏性鼻炎一般不會導致癌變,急性發作時可適當服用抗生素及中成鼻炎藥,用洗鼻器(溫生理鹽水)多次清洗鼻腔,明顯好轉后可服用蜂巢素增強鼻粘膜的免疫力治療期間清淡飲食,多飲水,注意營養均衡,祝您早日康復
2016-02-14 16: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論何因,凡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均稱為鼻出血,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鼻出血多為單側,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用手指壓迫鼻翼5~10分鐘,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