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歲大學生手腳發抖等多種癥狀如何應對?
醫生:你好!熊大林,21歲,今年讀大一,最近我手和腳都發抖,手主要表現在吃飯喝湯的時候很明顯,手和腳只要抬起來,就會有發抖的現象,我小的時候手就有發抖的現象,但是不是很嚴重,最近手在喝湯的時候抖得很厲害,還有其它病情:1,陰囊潮濕。肛門后面,腰椎骨下面一年四季都是冷汗,并且很多。還陰莖短小。2,我下雪天吃飯都會流汗水,曾經看過醫生,醫生說是肺火重,但是吃了藥不起作用。醫生謝謝告訴我,我該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覃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男科
-
21 歲大學生出現手腳發抖、陰囊潮濕、冷汗多、陰莖短小、吃飯流汗等癥狀,可能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體質因素、局部病變等有關。 1.神經系統:手腳發抖可能是神經功能紊亂或神經損傷導致。例如,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可能影響神經功能。也可能是腦部疾病,如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現。 2.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可能引起手抖、多汗等癥狀。 3.體質虛弱:缺乏鍛煉、營養不良、過度勞累等導致體質虛弱,容易出現上述癥狀。 4.局部病變:陰囊潮濕、肛門后冷汗多,可能是局部炎癥或循環不良。 5.遺傳因素:部分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可能導致這些癥狀的出現。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檢查,如神經系統檢查、內分泌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2025-04-03 15: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末梢神經炎.
2016-02-15 06: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手抖,頭抖考慮帕金森或者特發性震顫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同樣也有很多疾病會引起手抖等癥狀,所以建議到醫院檢查確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16-02-15 01: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手抖主要有兩種情況:1.特發性震顫.這種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頭部.主要表現是做精細動作時出現手抖,如寫字,持筷子,扣紐扣等.情緒緊張,疲勞時手抖更明顯,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時減輕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癥狀可減輕.神經系統檢查除手抖外無其它異常,目前治療這種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采用藥物治療.服藥可以改善癥狀,停藥后又復發,所謂“治標不治本”.特發性震顫進展非常緩慢或不進展,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2.帕金森病.這是一種發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還伴有動作緩慢,肢體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癥狀.如果不治療,癥狀將越來越重.這種病需專科醫生幫助診治以前我在別的地方回復過一個類似的問題,希望能對樓主有些幫助.不過有點長,可以挑著讀點吧手抖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隨之消失.病理性手抖,醫學上稱“震顫”;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常為永久性的.主要分為靜止性手抖和運動性手抖兩種類型.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況下,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睡覺時就可消失,手抖速度為4—6次/秒,比較有規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征.運動性手抖是只在運動時出現手抖,運動接近目標時抖動加重.如醫生給病人做指鼻試驗時,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動就越明顯.運動性手抖無規律,抖動幅度大,受情緒影響而增強,常見于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的病變.臨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見病有:上肢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和藥物中毒性手抖.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見現象.兩只手抖個不停,吃飯,寫字都受到嚴重影響,令老人們非常苦惱.醫學上將這種抖動稱為震顫.震顫雖然表現為手的抖動,但病根多在大惱,因某種疾病使大惱負責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從而引起震顫.在臨床上,震顫麻痹癥,腦動脈硬化,中腦或小腦平病變,肝性腦病,藥物中毒,癡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據醫學研究發現,食用蠶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顫.家人可以適當給老人多吃這兩種食物.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見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你的問題有點象預期焦慮癥.這種問題常常制造了一個使病人感覺到恐懼的情境.比如,你非常擔心工作有別人在場時手會發抖,結果別人來到你面前時,你的手真的在抖動了.在預期性焦慮癥中,引起心理反應的癥狀的焦慮會加劇或導致癥狀的產生.而癥狀的出現又進一步強化預期性焦慮,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在這個惡性循環中,你被封閉起來而不能自拔.由此可見,你真正害怕的是害怕本身.對于這樣的情況,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有一個矛盾意向治療法.病人D,現年41歲.因恐懼癥找醫生求治.他的癥狀為不能在人面前書寫,或在人面前他不能有效地進行機械操作.在很長的時間里,如果有人在周圍,他就不能簽支票.在眾人面前發言時,也十分緊張.醫生告訴他遇到恐懼的情形時,不要回避,而是立即進入這一狀態.在眾人面前努力顯示出自己是一個多么好的發抖者.他要向人們顯示自己的病癥,盡力去表現出發抖的樣子.病人照醫生的話作了,他取得了成功.他說:我不再發抖了,我不再到恐懼了,無論我如何讓自己發抖,我都做不到.另一個例子是有一個醫學院的大學生,實習階段出現了一個毛病.每當走進手術室,當他的指導教師出現時,他的手都開始發抖.無論如何也不能控制.有一次他恰巧聽了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講座.他告訴自己:他來了,我要向他表明我是一個多么出色的手發抖的人,我要向他表明我的手抖的多么優美.但令他驚奇的是,無論他多么想抖,他也無法抖動了.(以上引自《尋找生命的意義》一書)有人這樣評論說:這種恐懼癥的根部開始自我加強了,由于對恐懼的恐懼和對失去工作的恐懼,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開始減退.讓他字盡量寫差些的建議扭轉了他的基本態度,這種態度就是恐懼的直接根源.1,減少自我關注.它的意思是,你要讓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你所面臨的具體事務上,而不要關注自己的感覺.這是很重要的.當你發現你在關注自己的臉是不是紅了,心是不是跳快了,關注這類問題時,神經系統的活動就會不由自主地受到激活或強化.而你減少關注它,就可以使它得到休息,其沖動強度也就自然減弱了.為了減小對自我的關注,你要在所處的情境中學會關注你的真正的問題,比如你的應聘,你的考官,你的環境等.2,放棄控制意圖.它的意思是,通常我們發現自己不自然了,臉紅了,手抖了,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做出努力來控制自己的這些反應.問題是,植物神經系統的工作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受到我們的意識的控制的.所以我們越是努力去控制,就越是容易發現我們的控制無效,結果就讓自己處于緊張,甚至焦慮不堪的狀態里了.而如果我們放棄控制意圖,不去理會,它倒是會自動熄滅的.放棄控制的意圖,也就要求你對最壞的后果心中有數并能坦然接受:大不了我這一次應聘落選,我可以東山再起嘛!我還年輕,不怕一時挫折,不會一蹶不振!3,培養接受態度.它的意思是,我們要學會與癥狀為友.當我們發現自己欲手抖臉紅時,我們不要與之為敵,進行斗爭,控制,而是要學會接受它.我們可以對自己這樣說,我就是有些膽小,有些靦腆,這沒什么啦.來吧,就臉紅吧,就手抖吧.如果你能這樣對自己說,(即自言自語),神經系統的工作就會變得強度降低,對我們的影響也變小了.而我們的對抗,則強化了它.接受它,沒有關系的.與癥狀和平共處,必定也就相安無事了.接受的態度之下,就可以以柔克剛,以智取勝了.你先試一試我這里所提供的方法.如果有效就一切OK.如果一時間沒有效果,也不要緊的.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一步到位的情況畢竟少見.所以當出現挫折時,你也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慢慢學習慢慢適應也就會慢慢好起來了.當一段時間后還是存在著巨大的障礙,那么,那時候我們再來分析你的心理原因,性格問題等,不遲.你已經提到了自卑是你的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可能存在其它的問題,比如過分在意他人對你的看法,在意社會形象,愛面子,愛虛榮,過敏等,這些,是可以慢慢分析,慢慢改進的.它需要更長的過程,需要更多的精力.可是,目前你先試起來那些方法,如果你的問題不是太嚴重,應當是可以有效果的.其實這個一般人都有,你要是沒有的話就可以進國家射擊隊,你可以拿一張紙做實驗,你用5個手指頭托起一張紙,不要用掌心的部分,你就會明顯的感覺到手在抖,其實沒什么可鼓勵的
2016-02-14 20: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癥狀緊張時頭也會抖,主要考慮你的病情是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的,需要你到醫院神經內科給予檢查,確診后可以給予對癥治療的針對你說的這種病情,建議你可以到醫院給予腦CT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給予營養腦神經類藥物對癥治療,那樣是有利于你的病情康復的醫生詢問:
2016-02-14 18: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