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和情況考慮此類藥物是不會導致淋巴結腫大的。拉米夫定作為一種新的核苷類抗病毒藥物,自1991年問世以來,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艾滋病(AIDS)病毒(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較早的臨床安全性研究認為,拉米夫定安全無毒、無“三致(致畸、致癌、致基因突變)”作用,不良反應僅為輕微頭痛、一過性嗜睡、惡心、疲乏、肝區不適等,發生率低,患者可較快適應而耐受。但隨著臨床應用的日趨普遍,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報告頻度亦逐年遞增。目前已發現的不良反應有如下數種: 過敏反應:拉米夫定可引起較為嚴重的過敏反應,尤其是首次接受治療者。國外報道,1例49歲的男性HIV感染者,首次服用150毫克拉米夫定,半小時后,突覺皮膚瘙癢,繼之全身多處出現蕁麻疹,喉部發緊、有阻塞感,咽食及呼吸不暢,舌體麻木、活動不靈,言語含混。十幾分鐘后又出現了呼吸困難,滿肺哮鳴音,頭暈,四肢發涼,測血壓只有70/40毫米汞柱。入住到重癥監護病房,經抗過敏性休克搶救數小時后才轉危為安。患者過去用過齊多夫定、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但并未發生過類似反應。這一嚴重的變態反應常發生于特異質的服藥者中,在初次服藥時突然發生,發病前無任何先兆,發病后可呈嚴重的喉部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不及時搶救可能致命。 停藥反跳及肝功能衰竭:因本劑僅抑制敏感病毒的DNA聚合酶活性而使病毒復制速度減慢、血清含量減少,但不能安全地將病毒從人體清除,故療程過短(<6個月)停藥后易發生反跳,不僅出現肝功能異常,病毒復制指標由陰轉陽,有時病毒含量甚至會遠高于治療前水平。部分人用藥時間雖長至1~1.5年仍難幸免。臨床表現為,停藥后肝炎復發,有的原本為乙肝病毒(HBV)攜帶,肝功能正常,用藥后驟停,反而因此誘發肝功能衰竭。曾有1例29歲的男性慢性乙肝患者,日服100毫克拉米夫定并無其他不良反應,用了兩周后HBV-DNA便轉陰,乙肝e抗原(HBeAg)也降到了極低水平。第16周肝功能恢復了正常,患者便很高興地擅自停了藥。但僅過了4周肝功能便出現了反跳,先有惡心、厭油、小便發黃,化驗血清轉氨酶升高,4個月后超過正常值的100倍,并有了黃疸,凝血因子減少了50%,病毒標記又轉陽,經多方搶救才轉危為安。據日本最新報道,194例應用拉米夫定的病人中,有6例在突然停藥時乙肝病情加重,其中1例3個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另外,服用拉米夫定期間出現的HBV變異和耐藥,也會使臨床癥狀加重,個別病人還會出現腹水。 甲溝炎:近年英國報道,12例艾滋病患者在用藥后發生了甲溝炎,其中11例為男性,多于治療3個月后發病。局部給予咪唑類抗真菌藥物治療后,5例1個月后痊愈,另7例反復發作,綿延不愈。 脂肪代謝紊亂:國外報道,拉米夫定與蛋白酶抑制劑聯用治療HIV感染時,可致脂肪代謝紊亂。4例并用印地那韋或齊多夫定者,用后3周~16個月時發生了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中3例表現為急性心肌梗塞,1例為短暫復發的心肌缺血。查血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均升高。少數用藥者還可導致脂肪異常分布。1例38歲男性艾滋病患者合用司他夫定6個月,體重增加了3千克,9個月后頸部和背部脂肪異常增厚堆積,呈水牛背樣。 引起血友病出血:新近國外報道,兩例血友病患者應用拉米夫定聯合印地那韋、齊多夫定抗HIV,6個月后出現頻繁的關節和消化道自發性出血,停藥兩周后才恢復正常。 對新生兒的影響:美國發現,1例30歲女性HIV感染者,妊娠期間仍服用拉米夫定、扎西他賓,嬰兒出生后發生嚴重的貧血,并出現了心衰。法國一組194例應用拉米夫定加齊多夫定預防HIV母嬰傳播者,也有兩例嬰兒發生一種罕見的線粒體DNA基因損害,于出生后1年內死亡。 以上為近年國內外文獻報道的關于拉米夫定應用的最新不良反應資料,有的雖然較為罕見,但一旦發生后果常頗為嚴重,故臨床應嚴加警惕。用藥時應恰當遴選與甄別,充分掌握應用指征,不可盲目濫用。
2016-02-14 15: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慶峰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最近報道拉米呋定的確有這副作用,但這副作用的出現比率還是不高的。
2016-02-13 22: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