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唐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大腿內側肉痛可能由肌肉勞損、神經受壓、炎癥感染、血管問題、腫瘤等引起。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12-31 11:13
1.肌肉勞損:常因過度運動或姿勢不當,導致肌肉疲勞。治療以休息、熱敷、按摩為主。
2.神經受壓:如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需治療原發病,可配合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
3.炎癥感染:局部炎癥刺激,如淋巴結炎。需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
4.血管問題:如靜脈曲張,影響血液循環。輕者可穿彈力襪,重者可能需手術。
5.腫瘤:較為少見,確診后多需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大腿內側肉痛原因多樣,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及時去醫院做病理切片檢查,這樣可以確診是不是腫瘤,也可確診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祝早日康復!
2016-01-31 12: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腮腺混合瘤多見于青壯年.腫瘤位于耳垂下方,較大時,即伸向頸部.腫瘤呈硬結節狀,有時其中一部分發生囊性變而間有較軟的結節.腫瘤與皮膚或基底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生長緩慢,可數年或十余年不發生變化.如發生惡變,腫瘤常突然生長迅速,并與周圍組織粘連而固定.晚期的惡變腫瘤可破潰,出現疼痛或面神經麻痹等癥狀,并在頸側區有淋巴結轉移.
2016-01-31 08: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腮腺混合瘤多見于中年。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病程可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腫瘤多表現為耳下區的韌實腫塊,表面呈結節狀,邊界清楚,中等硬度,與周圍組織不粘連,有移動性,無壓痛。如腫瘤出現下述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有惡變之可能。①腫瘤突然增長迅速加快,②移動性減少甚至固定,③出現疼痛或同側面癱等。腮腺混合瘤或稱多形性腺瘤是一種含有腮腺組織、粘液和軟骨樣組織的腮腺腫瘤,故稱“混合瘤”。其中的粘液和軟骨樣組織都是由腺組織蛻變而成的。腫瘤外層是一層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組織受壓后變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
2016-01-31 00: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多見于青壯年;男女無明顯差異.2.最好發于腮腺,其次為腭部小誕腺及頜下腺,其他部位如唇,舌,腭粘膜等口腔粘膜誕腺較少見.舌下腺多形性腺瘤罕見.3.腫瘤生長緩慢.4.惡變時可出現迅速增大,疼痛,腫塊固定,或伴有面癱,表面皮膚破潰等癥狀.治療:1.誕腺多形性腺瘤不應做術前切取活組織檢查,應在術中做冰凍切片明確病理診斷.2.術中需注意不要切破包膜,更不要做分塊切除,以免腫瘤細胞種植引起術后復發.3.腮腺多形性腺瘤手術.4.頜下腺多形性腺瘤行包括頜下腺的頜下三角清掃術.5.小涎腺多形性腺瘤應在腫瘤外線0.5cm處連同表面粘膜一并切除.6.復發性多形性腺瘤應將切口瘢痕,周圍皮下組織,以及含有腫瘤結節的肌肉,殘留腺體全部切除.1.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實質腫塊,表面光滑,或是結節狀,質中或偏硬,邊界清楚,無粘連可推動.2.腮腺多形性腺癌大多位于耳屏前,耳垂周圍的腮腺淺葉內,位于深葉者僅占10%.3.位于下頜骨后凹或升支內側的腮腺多形性腺瘤,可呈啞鈴狀,活動度差,并可向軟腭,咽側壁隆起.
2016-01-31 00: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