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查出膽囊息肉。今天經檢查...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2010年10月查出膽囊息肉。今天經檢查息肉大小38mm乘30mm。當地醫生說我是膽囊息肉樣病變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沒有遺傳史。吃過膽囊息肉的藥,沒有過敏。沒有效果。但是青霉素,頭孢,麥迪霉素過敏。想得到怎樣的幫助:(ˇ?ˇ)想請問專家您我當前這種情況是否要手術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膽囊息肉與膽囊癌的早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兩者都可有消化道的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厭油食物等。也可有右上腹的不適、隱痛或腹痛。不同的地方在于:中晚期的膽囊癌變有黃疸、右上腹包塊及惡病質;而膽囊息肉則多無黃疸、右上腹包塊,不發生惡病質。實驗室檢查如肝功能檢查、腫瘤標志物、DNA流式細胞學分析有助于膽囊痛的診斷。電腦彩超觀察息肉或癌腫內有無彩色血流,可與臨床最常見的膽固醇性息肉相鑒別。對于較大的瘤體,行CT增強、掃描瘤體強化,有助于膽囊癌的診斷。值得一提的是,膽囊癌對中藥是比較敏感的,比如說以含量在16%以上的人參中的天然抗癌活性成分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可以緩解腫瘤患者的許多癥狀,如疼痛、厭食、咳喘、出血、腹瀉、便秘、麻木、失眠等等,并且阻止癌細胞進一步發展,可以為治療爭取條件。
2016-01-29 05: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