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嗎?
我母親今年60歲,一個月以前患分泌性中耳炎,耳朵里翁翁響,有水泡聲,有輕微的耳痛聽力下降了,醫生建議穿刺,當時抽掉了好多水,恢復聽力了,可只有半個月,又復發了,又抽掉了好多水,并吃了消炎藥,打了三天半吊針,可現在又復發了,又長水了,并且耳朵里有水時,聽力也沒了,我們還做了CT,沒發現什么問題,請問醫生,這病要怎么治療才會好,能徹底治愈嗎?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嗎?我們急待您的回音!!一位心急的女兒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分泌性中耳炎也可通過藥物,理療,手術等方法治愈
2016-01-27 04: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和免疫反應等原因引起鼓室積液,導致傳導性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癥,為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之一。臨床表現: 1.癥狀:以耳內悶塞、聽力下降及耳鳴為最常見癥狀,可有自聽增強。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常繼發于感冒后。兒童表現為對聲音反應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2.體征:早期鼓膜呈渾濁或輕度充血,鼓膜內陷,透過鼓膜可見液平或氣泡,液平可隨頭位改變而變化。 慢性者鼓膜增厚混濁,色發暗。 3.聽力測試為傳導性聾,聲阻抗出現平坦型(B型)或高負壓型(C型)鼓室導抗圖。 治療: 治療原則:解除病因,排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恢復中耳粘膜正常功能。 1.病因治療: (1)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樣體肥大、下鼻甲后端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 (2)急性期選用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 (3)口服地塞米松或強地松,減輕中耳粘膜水腫和滲出。 (4)口服吉諾通或沐舒坦,稀釋中耳分泌物的粘稠度、提高咽鼓管粘膜纖毛的活性、促進粘液毯的移動。 2.改善中耳通氣 (1)應用血管收縮劑,如羥甲唑啉滴鼻減輕鼻腔及鼻咽部粘膜的腫脹。 (2)咽鼓管吹張:如鼓膜按摩、捏鼻鼓氣、咽水通氣或導管吹張法。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忌用。 (3)紅外線或超短波透熱理療,改善中耳血液循環,促進粘膜水腫消退。 3.清除中耳積液 (1)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或透明質酸酶,減輕粘膜炎癥。 (2)鼓膜切開術:穿刺抽吸無效者,可作鼓膜切開術。 (3)鼓膜置管術:如分泌物粘稠,經上述處理無效,可經鼓膜留置通氣管,直至鼓室內分泌物消失,咽鼓管功能恢復正常。
2016-01-27 03: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