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寒飛 主治醫師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1)選用恰當的抗生素急性精囊炎應治療到癥狀完全消失后,再繼續用藥1~2周;慢性精囊炎則需繼續用藥4周以上,以鞏固療效.據我們的經驗,頭孢二代的西力欣及喹諾酮類的奧復興靜脈應用效果不錯. (2)局部治療黃連素離子透入,大便后用1‰黃連素20毫升灌腸,用此藥浸濕紗布墊置于會陰部,并連接在直流電理療器的陽極上,陰極敷于恥骨上,每次20分鐘,每日一次,每10次一個療程.溫水坐浴(水溫42℃)及會陰部熱敷,以改善局部血運,助炎癥消退.避免坐時間過長,以防盆腔充血. (3)臥床休息給予通便藥物保持大便通暢. (4)避免過多房事以減少性器官充血程度.慢性精囊炎的病人可定期(每周1~2次)作精囊前列腺按摩.一為增進前列腺及精囊血運,二為促進炎性物質排出. (5)生活規律化勞逸結合,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6)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顧慮,尤其是血精病人的顧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7)對于血精治療尚可用乙烯雌酚1毫克加強地松5毫克口服,每日3次,連服2~3周,多能使血精停止應該指出,精囊炎,尤其慢性精囊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易致病程遷延,治病應持之以恒,切不可喪失戰勝疾病的信心,放任病情發展,延誤治療,造成繼發性不育等并發癥,以致遺恨終生.
2016-01-24 17: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一般來說,精囊炎對男性的危害嚴重的就是不育,并且因此病而產生的一些尿頻,尿急,尿痛等現象也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建議你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確診后對癥治療.早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6-01-24 1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精囊并不是貯存精液的器官,而是男性生殖器的附屬腺體.為一對長橢圓形的囊狀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輸精管壺腹的外側.形狀為上寬下窄,前后稍扁,表面凹凸不平,上端游離,較膨大為精囊底,下端細直,為其排泄管.因為精囊的結構特點,發生炎癥后,引流不暢,細菌侵入后易禍根常留,很難徹底治愈.為了防止精囊炎遷延不愈,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精囊炎,都應徹底治療.1)選用恰當的抗生素急性精囊炎應治療到癥狀完全消失后,再繼續用藥1~2周;慢性精囊炎則需繼續用藥4周以上,以鞏固療效.據我們的經驗,頭孢二代的西力欣及喹諾酮類的奧復興靜脈應用效果不錯.(2)局部治療黃連素離子透入,大便后用1‰黃連素20毫升灌腸,用此藥浸濕紗布墊置于會陰部,并連接在直流電理療器的陽極上,陰極敷于恥骨上,每次20分鐘,每日一次,每10次一個療程.溫水坐浴(水溫42℃)及會陰部熱敷,以改善局部血運,助炎癥消退.避免坐時間過長,以防盆腔充血.(3)臥床休息給予通便藥物保持大便通暢.(4)避免過多房事以減少性器官充血程度.慢性精囊炎的病人可定期(每周1~2次)作精囊前列腺按摩.一為增進前列腺及精囊血運,二為促進炎性物質排出.(5)生活規律化勞逸結合,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6)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顧慮,尤其是血精病人的顧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7)中藥以活血解毒軟堅中藥內服.
2016-01-24 11: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陰囊炎治療時內褲宜寬松舒適,最好為純棉制品,不要穿過緊的內褲。及時換洗內褲,尤其是運動后,要及時清潔換洗內褲。陰囊炎治療在飲食上,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腥辣之品。陰囊炎治療要及時,有陰囊炎時,要積極治療,勿過度搔抓和燙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燙洗。
2016-01-24 03: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精囊腺在解剖上與前列腺、輸精管、尿道、膀胱等緊鄰,并且相互交通,因此精囊炎往往繼發于尿道生殖系統其他器官感染。因為精囊的結構特點,發生炎癥后,引流不暢,細菌侵入后易禍根常留,給治療帶來一定難度,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易反復發作。為了防止精囊炎遷延不愈,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都應徹底治療。會引發性功能障礙:慢性精囊炎,常與慢性前列腺炎并發,并以血精為主,精液呈粉紅色、紅色或帶有血塊,可出現性交疼痛,引起性功能障礙等癥狀,嚴重影響夫妻生活和家庭和睦。引發不育:精液中90%為精囊分泌物,其中果糖可以被精子利用作為動力來源;精囊發炎時這些分泌物減少,可以影響精子的活力;精液量不足,從而引起男性不育。建議積極到醫院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2016-01-24 00: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