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和實驗室檢查發現,診斷本病并不困難.無痛的病人,診斷較困難.凡年老病人突然發生休克,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脹痛或嘔吐等表現而原因未明者,或原有高血壓而血壓突然降低且無原因可尋者,手術后發生休克但排除出血等原因者,都應想到心肌梗塞的可能.此外年老病人有較重而持續較久的胸悶或胸痛者,即使心電圖無特征性改變,也應考慮本病的可能.都宜先按急性心肌梗塞處理,并在短期內反復進行心電圖觀察和血清心肌酶測定,以確定診斷.
2016-01-18 04: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肌梗塞前兆表現劇烈胸痛,心前區刺痛,持續數小時,面色蒼白、焦慮不安,全身乏力、皮膚濕冷、大汗淋漓,脈搏細而快,節律不齊,癥見心悸、胸痛不適就要注意。
2016-01-17 22: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個跟你血壓還生活飲食有關的
2016-01-17 17: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臨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并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按照病因,病理,心電圖和臨床癥狀等不同,心肌梗塞可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型,除上述共有的表現外,各有其特殊性.●絕對不搬抬過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時必然要彎腰屏氣,其生理效應與用力屏氣大致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心肌梗塞的常見原因.●放松精神愉快陜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對任何事物要能泰然處之;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即使比賽也應以鍛煉身體增加樂趣為目的,不以輸贏論高低.●適度鍛煉一般來說,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認真的體育鍛煉,每次不少于20分鐘,但也不宜超過50分鐘.開始時要先活動一下身體,如舉臂,伸腿等.鍛煉結束時要做一些放松活動,不應立即停止活動,更不應鍛煉后馬上上床休息,否則容易引起頭暈,對心臟不利.在參加體育鍛煉之前,應該先測定體力耐受程度.運動鍛煉不要過度,過度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使左心室過度疲勞和促使發生心力衰竭.運動量一般可視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據鍛煉后的最高心率限度來定.具體計算方法是,從220減去年齡數,再乘以O.75.例如您今年60歲,那么(220—60)x0.75:120次,如果超過120次,則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間一般悶熱且不通風,在這樣環境中人的代謝水平較高,極易缺氧,疲勞,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較嚴重的病人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洗澡.●要注意氣候變化在嚴寒或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并繼發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氣候急劇變化,氣壓低時,冠心病病人會感到明顯有不適.資料表明,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誘因之一.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擴冠藥物進行保護.●做好曰常保護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種保護措施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懂得和識別心肌梗塞的先兆癥狀并給予及時處理.
2016-01-17 0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嚴重肺心病患者發生心梗能否做支架手術? -
Q: 心肌梗塞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心梗的適宜治療時機是怎樣的? -
Q: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易引發心梗? -
Q: 心肌梗塞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引發心梗? -
Q: 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
Q: 心梗和腦梗患者日常需注意哪些方面? -
Q: 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
Q: 出現心梗時怎樣進行有效的自救?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