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動脈與伴行靜脈同時受傷,使動脈與靜脈交通,高壓的動脈直接流入靜脈,形成循環短路.大多為穿透性損傷,哪槍傷,刺傷等,少數也可由挫傷或醫源性損傷引起.以下肢多見.
2016-01-15 05: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毛細血管瘤是血管瘤的一種,較為常見,屬于血管畸形.可以分為新生兒斑痣,葡萄酒色斑,蜘蛛形痣,草莓狀毛細血管瘤,家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肉芽性血管瘤.其臨床表現分別如下:1,新生兒斑痣:又稱橙色斑,常見于前額,上眼瞼,眉間,鼻周或頸頜部.橙紅或淡紅色,不突出皮面,輕壓即可退色,隨患兒生長而略增大,但顏色并不加深,大多數在數月后自行消退,毋需治療.2,葡萄酒色斑:多見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軀干或四肢,呈淡紅至暗紅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變范圍隨患兒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有些病人并發全身性異常如青光眼等.3,細小如針眼,多見于面,臂,手,軀干部.4,草莓狀毛細血管瘤:少部分患兒出生時即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由散在紅斑點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塊,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僅為極小的小紅點,擴大并互相融合成塊,常高出皮膚3-4毫米,鮮紅色,表面呈許多顆料狀,類似草莓而得名.能自行消退,常在1-4歲間消退.5,家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病變,多見于鼻腔粘膜,其次為面,舌,唇,手指等,擴張的毛細血管主要位于真皮及粘膜下,管壁菲薄,僅有一層內皮與表皮相鄰,病灶直徑一般為1—3MM,不規則,平坦或隆起,紅色或紫紅色,加壓時顏色變白.本癥有顯著的出血傾向,隨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出血癥狀,如鼻衄,咯血,泌尿系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毛細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多見的良性腫瘤,可于出生時或出生后發生,1歲以內生長迅速,1歲后不再生長,部分可自行消退.毛細血管瘤好發于上瞼外側,表現為青紫色的軟性包塊,瘤體大時導致上瞼下垂,影響患兒視覺發育.由于該腫瘤有明顯的年齡傾向,并產生特征性眼瞼改變,往往僅憑視診即可診斷.毛細血管瘤也可單發于眶內,導致眼球突出,此時診斷依賴B超,CT或MRI.較小的毛細血管瘤不必積極治療,雖嬰兒發育可自行消退.腫瘤較大尤其上瞼下垂遮蓋瞳孔者應給予治療,首選皮質類固醇瘤體內注射,可顯著縮小腫瘤.藥物療效不佳者手術切除腫瘤.預后很好.
2016-01-14 22: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血管瘤患者術后應避免劇烈活動,臥床休息;患者暫時不要口服胃動力藥物治療食欲不振;患者日常合理飲食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力幫助機體早日恢復。在飲食上要有所禁忌,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能抽煙喝酒,可適度配合單方含量16%人參皂苷Rh2(護命素)等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的藥物進行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加快術后康復。
2016-01-14 22: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