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左右,發燒感冒,打了幾針,喝了幾天...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10天左右,發燒感冒,打了幾針,喝了幾天西藥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燒退了,不咳嗽了化驗,檢查結果:發現從腿上有紅色斑點,大小不一,而且有點硬和癢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是不是藥疹,應怎樣護理,如何治療,是哪一種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凡對患者有益而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的藥物,無論通過任何途徑進入機體后,所引起的皮膚和(或)粘膜損害的不良反應,謂之藥疹.為皮膚科急診中常見的病種,占我院皮膚科急診8.7%.一,病因學大多數藥物都具有引起藥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藥物,但以抗原性較強者引起的最多.常見者為抗生素類,磺胺類,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水楊酸果等解熱止痛類,催眠,抗癲癇類,抗毒素等血清類藥物.根據藥物結構分析,凡帶有苯環及嘧啶環的藥物,具有較強的致敏力.此外,對患有先天過敏性疾病的機體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發生藥疹的危險性比較大.臨床表現藥疹可在臨床上模擬任何種皮膚病,現將急診中能見到者,分型敘述于后.(一)麻疹樣或猩紅熱樣紅斑型藥疹亦稱發疹型藥疹.較常見,屬輕型藥疹,可能由第Ⅳ型變態反應所引起.1.引發藥物多為解熱止痛藥,巴比妥,青霉素,鏈霉素,磺胺等.2.臨床表現突然發疹,常同時伴有輕或中度發熱,中或重度瘙癢.麻疹樣紅斑型藥疹皮膚損害與麻疹酷似,為散在或密集的紅色帽針頭樣后疹,以軀干為多,可泛發全身.猩紅熱樣型藥疹的損害與猩紅熱相似.初起為細小紅斑,從面,頸,上肢,軀干順序向下發展,于2~3天可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面部四肢可出現腫脹,以皺褶處及四肢屈側為明顯.3.鑒別診斷應與麻疹,猩紅熱相鑒別.可依據藥疹的發熱與發疹間無傳染病性規律,無扁桃體化膿性炎癥,楊莓舌,卡他癥狀及全身嚴重性中毒癥狀幾點而與之鑒別.(二)固定性紅斑型藥疹或稱固定性藥疹,屬輕型藥疹,較常見.1.引發藥物常為磺胺類,解熱止痛類,催眠鎮靜類,四環素,酚酞等.2.臨床表現起病急,皮損為孤立性或數個境界清楚的圓或橢圓形水腫性紅斑,一般不對稱,1~4cm直徑大小,重者紅斑上可出現大皰.有癢感而一般無全身性癥狀.皮損可發生在皮膚任何部位.位于唇,口周,龜頭,肛門等皮膚粘膜交界部位者,常易出現糜爛或繼發感染而引起疼痛,此時,患者常來急診.皮損歷1周不退,留有灰黑色色素沉著斑,經久不退.再服該藥時,于數分鐘或數小時內在原處發癢,繼而出現同樣損害并向周圍擴大,致使表現為中央色素加深而邊緣潮紅的損害.復發時,其他部位可出現新皮損.(三)蕁麻疹型藥疹較常見.多由第Ⅰ型及第Ⅲ型,偶由第Ⅱ型變態反應所引起.1.引發藥物多為青霉素,血清制品,痢特靈,水楊酸鹽,磺胺,普魯卡因等.2.臨床表現與急性蕁麻疹相似.也可有高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血管性水腫,蛋白尿等血清病樣綜合征樣表現,并可累及內臟,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四)Stevens-Johson綜合征型藥疹多由Ⅲ型變態反應引起,屬重型藥疹.1.引發藥物常為磺胺類特別是長效磺胺,巴比妥,保太松等解熱鎮前藥,苯妥英鈉等.2.臨床表現發病急,伴高熱等全身中毒性癥狀.皮損分布廣泛,以水皰,大皰,糜爛與結痂為主.常位于腔口周圍,并嚴重地侵及粘膜.可出現肝,腎功能障礙并伴發肺炎等合并癥,病死率5%~10%.(五)紫癜型藥疹由Ⅱ或Ⅲ型變態反應引起.1.引發藥物多為磺胺類,保泰松,消炎痛,苯妥英鈉,巴比妥等.2.臨床表現輕者雙小腿出現瘀點或瘀斑,散在或密集,重者四肢,軀干均可累及,甚至伴有粘膜出血,貧血等.Ⅲ型反應引起者為血管炎的表現,皮損形態可自風團,丘疹,結節,水皰至壞死潰瘍等多種成分,但均有可觸及紫癜性損害(palpablepurpura)出現.重者可有腎,消化道,神經系統受累,并伴有發熱,關節痛等全身癥狀.(六)中毒性壞死性表皮松解型藥疹(TEN)為最重型藥疹,一般均在急診中先見到.1.引發藥物磺胺類,水楊酸鹽,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熱鎮痛藥,酚酞,青霉素,四環素,巴比妥,苯妥英鈉等.2.臨床表現起病急,伴有高熱,煩躁,嗜睡,抽搐,昏迷等明顯全身中毒癥狀.皮膚表現為表皮全層壞死及表皮下大皰形成.開始時為大片鮮紅斑片,繼而紫褐色,1~2天內斑上出現大皰并擴展,副合成幾十厘米大小,呈現出多數平行性條狀縐紋.大皰極易擦破而出現大片糜爛,類似Ⅱ度燙傷.Nilolsky征(十),同時,口,眼,鼻,上呼吸道,陰部,食管處粘膜,可廣泛受累.粘膜脫落后出現大片糜爛面.疼痛極著.體溫常持續在40℃上下,歷2~3周不退.心,腎,肝,腦亦常受累.預后嚴重,病死率25%~50%.多因繼發感染,肝腎功能障礙,水電解質紊亂而死亡.生活護理:藥疹的治療(一)病因治療盡可能明確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藥物,并終身禁用.鼓勵病人多飲水或輸液以加速藥物自體內的排出.對由重金屬如砒,金等引起的藥疹,要給與絡合劑,如二巰基丙醇(BAL)等使之與重金屬離子絡合后從尿中排出.BAL用法為第1~2日肌內注射3mg/kg,每4h一次,第3天改為每6h一次,以后10天內每日2次.(二)對癥及支持療法對重型藥疹的治療原則為及時搶救,盡早收入院治療.留院觀察時,須加強護理,加強支持療法,嚴防或治療繼發感染,避免再次發生交叉過敏性反應.1.抗休克與供氧對伴發過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
2016-01-10 23: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