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組與鉀離子代謝有關的疾病.臨床特點為反復發作的骨骼肌弛緩性癱瘓或力弱,持續數小時至數周不等,發作間期一切正常.部分病例有家族史.如伴發甲狀腺功能亢進,腎病或其他代謝性疾病則為繼發性周期性癱瘓.根據發作時血清鉀水平的高低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①低鉀型周期性癱瘓.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中國以散發多見.發病誘因多為過度勞累,飽餐,寒冷等.多在夜間發病,呈四肢弛緩性癱瘓,很少侵犯呼吸肌.發作時血鉀水平低于正常,心電圖出現U波.癱瘓持續數小時至數天,治療可補充鉀鹽.②高鉀型周期性癱瘓.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中國少見.③正常鉀型周期性癱瘓.又稱鈉反應性正常血鉀型周期性癱瘓,罕見.周期性癱瘓的病因 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是由于正氣虧損,外因誘發致使邪壅于內,阻礙氣機,肢體失養而痿軟無力.其誘因包括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精神緊張,感受寒濕外邪,汗出過多耗氣傷津等.其具體的病理過程可概括如下. 濕邪蘊積久處俾濕穢濁之地,或坐臥濕地,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入水,感受風毒,水濕之氣,水濕穢濁侵入皮肉筋脈,遏阻氣機,致使陽氣不能充養筋脈,以致筋脈弛緩不用.濕邪蘊久化熱,耗傷氣津,而致氣津無以濡養筋脈,弛縱不收而致痿.“濕性趨下”,故而本病多發于下部.如《素問·痿論》所云:“有漸于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 脾胃虛弱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思慮勞倦傷脾,或素體脾弱或久病成虛,則脾胃受納運化和輸布功能失常.一方面,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無以充養筋脈肢體;另一方面,脾胃本虛,若過食肥甘厚膩,飲食不節,則易致濕熱蘊積,壅滯脈絡,影響氣血運行,從而筋脈失養而弛緩不用. 腎陽不振素體腎陽不足,復又受冷,過勞或驚恐,更損腎氣,以致陽氣不能溫煦筋脈,肢體失養而痿軟失用,或腎陽不能溫化水濕,濕邪壅阻筋脈而不用. 肝腎虧虛脾虛濕熱不化,流注于下,久則亦能損及肝腎,導致肝腎之精氣耗損,不能充筋脈,筋失所主而痿. 總之,本病發生與外感六淫或飲食內傷,勞倦過度等誘發有關,脾胃虧虛,肝腎不足是發病內在因素.其病機為濕濁閉阻經脈,阻遏氣機,臟腑功能障礙,氣血陰津不足,筋脈肌膚失養.發病主要與肝,脾,腎關系密切.
2016-01-10 02: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晉軍 主治醫師
山西省柳林縣柳林鎮衛生院
其他
消化內科
-
低血鉀型周期性麻痹是以骨骼肌反復發作弛緩性麻痹及發作時血清鉀降低為主要特征.本病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不完全外顯率. 臨床表現 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不完全外顯率.家族史明顯,男孩多見.發作間歇期患兒多無任何癥狀,無肌萎縮.間歇期可自數日至數年不等.發生麻痹的時間不定,以睡醒及休息時多見.過食碳水化合物,受涼,精神緊張,外傷,感染及經期等均為誘發因素.有時可因肢體浸入冷水而誘發局部弛緩性麻痹.將該肢體繼之侵入溫水后可漸緩解. 發作前往往有前驅癥狀,如肌肉僵硬,疲乏,四肢知覺異常,困倦,頭痛等,或于發作前一日有興奮,神經過敏,憂慮,煩渴等癥狀.較大兒童對于發病及其嚴重程度多能預知.麻痹常自四肢近端肌肉開始,尤其常見的首發癥狀是雙下肢無力,也可延及肢體遠端.麻痹范圍大小不一,從幾個肌群乃至全身.輕者僅有全身乏力,尚可行走;重者除顏面肌,眼肌,與發音和言語有關的肌群,膈肌,括約肌外,全身的骨骼肌均可受累.麻痹程度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如麻痹范圍廣泛者,有時可致呼吸障礙,心界擴大或心力衰竭.發作期間腱反射減退或消失感覺正常,知覺及意識亦無變化.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至1~3小時,多則6~24小時,個別病例可長達1周左右.你應該再檢查是否是周期性低血鉀.
2016-01-09 22: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周期性癱瘓以低血鉀型最多見,部分病例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稱甲亢性周期性癱瘓.低血鉀型周期性癱瘓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鈣通道病,而高鉀型和正常血鉀型周期性癱瘓屬于骨骼肌鈉通道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青壯年(20~40歲)發病居多,男多于女,隨年齡增長而發病次數減少.飽餐(尤其是碳水化合物進食過多),酗酒,劇烈運動,過勞,寒冷或情緒緊張等均可誘發.多在夜間或清晨醒來時發病,表現為四肢弛緩性癱瘓,程度可輕可重,肌無力常由雙下肢開始,后延及雙上肢,兩側對稱,近端較重;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患者神志清楚,構音正常,頭面部肌肉很少受累,尿便功能正常,但嚴重病例,可累及膈肌,呼吸肌,心肌等,甚至可造成死亡.急性發作時可頓服10%氯化鉀或10%枸櫞酸鉀20~50毫升,24小時內再予分次口服,總量為10克(兒童以0.2g/kg體重計算);病情好轉后逐漸減量,一般不用靜脈給藥,以免發生高血鉀而造成危險;重癥者可靜脈滴注10%氯化鉀液10~15毫升加入甘露醇中500毫升中(不用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因可進一步降低血鉀,嚴重時引起室性心律紊亂),并與氯化鉀口服合用;
2016-01-09 21: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低血鉀型周期性麻痹是以骨骼肌反復發作弛緩性麻痹及發作時血清鉀降低為主要特征.本病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不完全外顯率. 臨床表現 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不完全外顯率.家族史明顯,男孩多見.發作間歇期患兒多無任何癥狀,無肌萎縮.間歇期可自數日至數年不等.發生麻痹的時間不定,以睡醒及休息時多見.過食碳水化合物,受涼,精神緊張,外傷,感染及經期等均為誘發因素.有時可因肢體浸入冷水而誘發局部弛緩性麻痹.將該肢體繼之侵入溫水后可漸緩解. 發作前往往有前驅癥狀,如肌肉僵硬,疲乏,四肢知覺異常,困倦,頭痛等,或于發作前一日有興奮,神經過敏,憂慮,煩渴等癥狀.較大兒童對于發病及其嚴重程度多能預知.麻痹常自四肢近端肌肉開始,尤其常見的首發癥狀是雙下肢無力,也可延及肢體遠端.麻痹范圍大小不一,從幾個肌群乃至全身.輕者僅有全身乏力,尚可行走;重者除顏面肌,眼肌,與發音和言語有關的肌群,膈肌,括約肌外,全身的骨骼肌均可受累.麻痹程度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如麻痹范圍廣泛者,有時可致呼吸障礙,心界擴大或心力衰竭.發作期間腱反射減退或消失感覺正常,知覺及意識亦無變化.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至1~3小時,多則6~24小時,個別病例可長達1周左右.你應該再檢查是否是周期性低血鉀.
2016-01-09 13: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周期性癱瘓是一組與鉀離子代謝有關的疾病.臨床特點為反復發作的骨骼肌弛緩性癱瘓或力弱,持續數小時至數周不等,發作間期一切正常.部分病例有家族史.如伴發甲狀腺功能亢進,腎病或其他代謝性疾病則為繼發性周期性癱瘓.根據發作時血清鉀水平的高低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①低鉀型周期性癱瘓.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中國以散發多見.發病誘因多為過度勞累,飽餐,寒冷等.多在夜間發病,呈四肢弛緩性癱瘓,很少侵犯呼吸肌.發作時血鉀水平低于正常,心電圖出現U波.癱瘓持續數小時至數天,治療可補充鉀鹽.②高鉀型周期性癱瘓.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中國少見.③正常鉀型周期性癱瘓.又稱鈉反應性正常血鉀型周期性癱瘓,罕見.對腎上腺素,胰島素,激素類藥物應慎用或禁用,若發作與月經周期明顯有關時,可在月經來潮前2-3天即用氯化鉀2g,3次/d,為時一周左右.發作頻繁者,應限制食鹽攝入量,并可服氯化鉀或螺旋內脂以預防發作.預防周期性癱瘓的建議:1.做到勞逸結合,避免勞倦太過 中醫學認為:“勞倦傷脾”.脾主肌肉四肢,勞役太過最易損傷脾氣,使肌肉肢節失于滋養支配,從而導致痿證.因此,預防痿證要注意合理休息,勞逸結合,日常勞動要量力而行,以免過分耗力傷氣.2.保持精神樂觀,避免七情過極 七情過極常是痿證發病的直接或間接原因.七情之中,尤其悲哀,思慮,憂傷,驚恐等情志變化是易傷耗精氣神,導致正氣內虛,肢體失養而發痿證.因此,平時要養成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思想寧靜,心胸寬廣,“志閑少欲”,順應自然.3.避免過度勞神,患得患失,多愁善感,憂郁寡歡.凡事要與人為善,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光明磊落,安然處世,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打擊要冷靜思索,認真分析,妥善處理,避免驚慌失措,使思想經常處在樂觀的狀態之中.
2016-01-09 09: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