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尿道綜合癥
病史:尿頻5年最近半年恥骨附近疼痛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診斷為尿道綜合癥先在泌尿外科治療后來泌尿外科建議到神經內科治療用藥幾年都沒有理想的效果輔助檢查:做過3次膀胱鏡(診斷為腺性膀胱炎)(尿檢婦科檢查都沒問題)其它:經過幾年的治療尿頻有所改善但從2006年元月恥骨附近開始疼痛越來越重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y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尿道綜合征的癥狀和體征各個病例有所差異,但專家們一致認為以尿急、尿頻、尿痛和排尿困難為主要癥狀,有里急后重,排空尿后尿道酸痛,恥骨區(qū)隱痛,終末血尿,尿道分泌物過多也有壓力性尿失禁的表現(xiàn)。除下尿路癥狀外,也有下腹腰背痛以及頭昏、頭眩等神經官能癥的表現(xiàn)。
2016-01-08 05: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y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wèi)生院
一級
外科
-
平時注意休息,一定要多喝水,就會預防的。
2016-01-08 04: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目前的治療,一是針對癥狀,二是針對發(fā)病因素。(一)一般治療休息、鍛煉、坐浴、下腹部治療、物理治療、針刺治療、抗膽堿能藥、α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和骨骼肌松弛劑(可控制本病發(fā)生的尿流動力學異常)、鎮(zhèn)靜劑和心理治療。(二)抗感染治療發(fā)作時,應適當?shù)倪x用抗菌素治療。常用藥有:磺胺類藥物、呋喃坦啶、紅霉素、甲硝唑等(三)手術器械治療在控制感染的基礎上應用。1、尿道擴張術:在尿道粘膜麻醉下,擴張尿道至F30,每兩周1次,可多次重復,適用于尿道外口或尿道下段狹窄者。2、尿道松解術:切除尿道、陰道膈間遠端1/2彈力組織索或多處環(huán)形切開彈性組織索。尿道狹窄經擴張術無效者,可在局麻下行此術,待傷口愈合后可配合每周1次尿道擴張術。3、尿道外口矯形術:處女膜融合型、處女膜傘型、處女膜堤壩型矯形術;尿道肉阜、息室切除術等。(四)其他治療1、雌激素治療:用于雌激素低下者,可全身給藥或局部給藥。常用尼爾雌醇2mg,每半月一次或1月一次;或乙烯雌酚0.5mg,每日1次,連用3周,停藥1周;或乙烯雌酚霜劑,外陰或陰道局部涂抹。2、電刺激:機理是通過疲勞橫紋肌的高反射行為同時不影響正常內括約肌的張力而達到肌肉疲勞,從而減輕尿急、尿頻、尿痛。可用電極粘附于陰蒂,刺激頻率5Hz,選用成對半方波脈沖,每次60分鐘,每天一次,直到癥狀消失。3、微波治療:4、心理及生物反饋:可用行為治療中的膀胱訓練,主要內容是讓病人充分認識病情,主動參與治療,控制排尿,逐漸延長排尿間隔時間,堅持治療,重建正常排尿功能。5、鎂離子治療:鎂離子口服液,連續(xù)服用2周后顯效并維持治療。6、局部封閉治療:常用慶大霉素8萬IU,地塞米松5mg加入2%普魯卡因6ml。(1)膀胱頸及近端尿道封閉:穿刺針在恥骨上2cm向下450角進針,打膀胱頸和近端尿道周圍,將封閉液注入,每周1次,4周。(2)膀胱三角區(qū)封閉:多種方法效果不佳并經膀胱鏡檢查有三角區(qū)慢性炎癥者,在膀胱鏡下,通過特制的帶針頭導管,將針頭刺入膀胱三角粘膜下層,注入封閉藥物,每周1次,4周。7、氟羥強的松龍:局部注射,可干擾膠原纖維形成,從而減少瘢痕形成。8、其他:鎮(zhèn)靜劑、鈣離子阻滯劑、前列腺素抑制劑等結合局部熱療;針灸中藥等。
2016-01-07 23: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尿道綜合癥的治療辦法是:一、一般應休息、利尿、坐浴、下膚布熱敖、針刺等治療。同時服用顛茄合劑10毫升。日三次。二、應用抗感染素藥物如砒哌酸0.5克,一日四次,呋喃啶0.1克,一日三次或用復方新諾明1.0克一日二次。對于慢性病人應堅持用藥二至三個月。三、尿道梗阻的病人應行尿道外成成形術或尿道周圍注射醋酸氟強地松十毫克每周二次,連用四周,目的是癍痕組織松懈。絕經期老年陰道炎及尿道炎者,可用女性激素如乙烯雌酚。有外陰炎,陰道炎者可應用雌激素軟膏和呋喃妥因栓劑治療
2016-01-07 14: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jù)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jù)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fā)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