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云平 主任醫師
聊城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您好,帶狀皰疹的治療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局部對癥治療為主。如抗病毒藥物用阿昔洛韋口服或靜滴或阿糖胞苷靜滴。用止痛劑藥可選用消炎痛,卡馬西平,雙氯滅痛,芬必得等。亦可采用中成藥元胡止痛片,七葉蓮片止痛,蟾寶火龍凈外敷或內服,或中草藥清熱解毒抗病毒治療。也可以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外涂老中醫軟膏。配合口服維生素B1,B12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3-16 12:3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后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勞累,感冒,癌癥,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于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欲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癥等.本病相當于中醫的“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火帶丹”,“甑帶瘡”,“蛇丹”,“飛蛇丹”等,俗稱“纏腰龍”,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帶狀皰疹.如果不及時治療和方法不當會遺留后遺癥.建議中醫中藥治療.用邱醫堂中醫傳統外科膏藥活血生肌膏貼敷可治愈.膏藥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托毒祛腐,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祛腐生肌,通過膏藥外敷,拔毒生肌,通經活絡.可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復神經,把體內的病毒排除體外.使脈絡暢通,氣血流暢,從而不留任何后遺癥.在具體治療時有的需要采用內外兼治配合治療.
2016-01-07 16: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元中.但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此病現代醫學稱為帶狀皰疹,民間稱為蛇膽瘡,纏腰龍等稱.帶狀皰疹患者只要積極治療,迅速將體內病毒及傳感到末稍神經的病毒清除體外是不會有后遺癥發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癥是指臨床治愈后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者為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困擾中老年患者的頑痛癥之一.其疼痛持續時間短則1一2年,長者甚至超過10年,一般病史均長達3一5年.帶狀皰疹及后遺癥屬于較劇烈的頑固性疼痛,臨床表現以對痛覺超敏為特征,輕輕的觸摸即可產生劇烈難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發性閃電樣或撕裂樣疼痛,發作時常使患者寢食不安,大多數患者常常伴隨較明顯的持續性燒灼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滯留在體內病毒侵蝕破壞神經所致,所以治療應以排毒外出,疏通被病毒阻滯的神經為主.治療建議:可采用中醫膏藥療法,膏藥外敷拔毒外出,疏通被病毒阻滯的神經就可康復.作用與原理:通過膏藥外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阻滯的神經暢通,局部給藥配以內服驅毒敗火,內服外貼,里外同治,使氣血流暢,脈絡暢通,修復疏通被破壞的神經(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就能減輕解除疼痛而痊愈.不明之處可聯系咨詢,祝早日康復!
2016-01-07 08: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病程一般為半個月左右.帶狀皰疹中藥方1-熱盛者 患者皮膚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形成紅粟,口苦咽干,口渴,煩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疏肝瀉火,清熱利濕 膽草9克,黃苓8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柬9克,柴胡9克,當歸9克,木通6克,車前子9克,大黃9克 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辛辣炙博之品 本方為龍膽瀉肝湯加減而成.方中用膽草,黃苓清肝膽之火熱;配合茜草,赤芍涼血活血;佐以大黃清熱通下,以釜底抽薪;柴胡,川柬清熱疏肝,理氣止痛;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帶狀皰疹中藥方2-濕盛證 患者皮膚淡紅起水泡,泡壁松弛,破后糜爛滲出,疼痛較輕,口渴而不欲飲,納差或食后腹脹,大便溏,舌質淡白體胖,脈沉緩而滑. 清熱燥濕,理氣和中 蒼術6克,厚樸6克,陳皮9克,炒白術12克,豬苓12克,黃柏12克,枳殼9克,澤瀉9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 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滋膩之品 方中蒼術,白術,豬苓,赤苓健脾燥濕;陳皮,厚樸,枳殼理氣和中以助水濕之運化;黃柏,滑石,甘草清熱利濕.水泡消退后遺留局部神經痛者,是因為余毒未清,經絡阻遏,氣血郁滯所致,可在方中加大黃,鬼箭羽,延胡索,沒藥,乳香以活血化瘀止痛.帶狀皰疹中藥方3-皰疹膏 雄黃10克,白礬10克,乳香5克,沒藥5克,冰片少許,生石灰水50毫升,香油50毫升 將雄黃,白礬,乳香,沒藥共研極細末,加入冰片末混勻.加生石灰水和香油,攪拌均勻成膏狀.外涂患處,不用包扎,每日2~3次,一般一次止痛,2~3次可以自愈. 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結肌膚者 針對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阻肌膚的病機,采取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法.方中雄黃燥濕解毒;白礬,生石灰水清熱燥濕收斂;冰片芳香走竄,能清熱解毒,通絡止痛;乳香,沒藥活血止痛;香油潤膚生肌,諸藥共達解毒止痛,清熱燥濕之功.帶狀皰疹中藥方4-雄黃洗劑 雄黃20克,明礬20克,大黃30克,黃柏30克,側柏葉30克,冰片5克 除雄黃,冰片外,余藥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文火煎30分鐘.取汁300毫升左右,濾出藥液.加入雄黃,冰片粉末,混勻.稍溫后用紗布蘸藥液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藥液保留,下次加溫再用,5天為一個療程. 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結肌膚者 針對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阻肌膚的病機,方中雄黃解毒殺蟲燥濕有良效;明礬味酸能收濕止痛,氣寒性燥急能解毒除熱濁;大黃,黃柏,側柏葉能清熱解毒,祛濕活血,散結止痛.冰片性寒,清熱解毒,氣味芳香走竄能通經絡,開竅利氣機.諸藥共奏清熱解毒,祛濕止痛之功效.帶狀皰疹中藥方5-大黃虎杖冰片酊 大黃15克,虎杖15克,冰片15克 上藥浸入300毫升,濃度95%的乙醇液中,24小時后取澄清液備用.用時用棉簽蘸取藥液涂于患處,每日數次.潰爛處禁用. 帶狀皰疹,濕熱毒瘀互結之證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方中大黃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止痛;虎杖清熱解毒,祛濕通絡止痛;冰片清熱解毒,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切中帶狀皰疹濕熱毒瘀互結之病機. 原則止痛,消炎.保護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的明,VitE300mg/日 抗病毒,無環鳥苷,0.2/次,3/日 局部:1-2%龍膽紫外涂. 愈后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偏方1 用法:老茶樹葉研細末,用濃茶汁調勻,涂于患處,每日2~3次,至好為止.帶狀皰疹偏方2 用法:采鮮番薯葉適量,冰片少許,研細,同搗爛,敷于患處帶狀皰疹偏方3 帶狀皰疹用法:新鮮黃瓜葉搗爛,連渣同敷于患處
2016-01-07 04: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皮膚的病變主要在表皮,水皰位于表皮的深層,在皰內及邊緣處可見明顯腫脹的氣球狀表皮細胞.在變性的細胞核中可見嗜酸性核內包含體.與皮疹相應的神經節內也有病變,表現為脊髓后柱節段性脊髓灰白質炎,神經節和神經后根有劇烈炎癥反應.真皮內的感覺神經纖維在皮疹出現后不久也出現明顯變性.患者皮膚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形成紅粟,口苦咽干,口渴,煩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疏肝瀉火,清熱利濕 膽草9克,黃苓8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柬9克,柴胡9克,當歸9克,木通6克,車前子9克,大黃9克 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辛辣炙博之品 本方為龍膽瀉肝湯加減而成.方中用膽草,黃苓清肝膽之火熱;配合茜草,赤芍涼血活血;佐以大黃清熱通下,以釜底抽薪;柴胡,川柬清熱疏肝,理氣止痛;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編輯本段]帶狀皰疹中藥方2-濕盛證 患者皮膚淡紅起水泡,泡壁松弛,破后糜爛滲出,疼痛較輕,口渴而不欲飲,納差或食后腹脹,大便溏,舌質淡白體胖,脈沉緩而滑. 清熱燥濕,理氣和中 蒼術6克,厚樸6克,陳皮9克,炒白術12克,豬苓12克,黃柏12克,枳殼9克,澤瀉9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 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滋膩之品 方中蒼術,白術,豬苓,赤苓健脾燥濕;陳皮,厚樸,枳殼理氣和中以助水濕之運化;黃柏,滑石,甘草清熱利濕.水泡消退后遺留局部神經痛者,是因為余毒未清,經絡阻遏,氣血郁滯所致,可在方中加大黃,鬼箭羽,延胡索,沒藥,乳香以活血化瘀止痛.[編輯本段]帶狀皰疹中藥方3-皰疹膏 雄黃10克,白礬10克,乳香5克,沒藥5克,冰片少許,生石灰水50毫升,香油50毫升 將雄黃,白礬,乳香,沒藥共研極細末,加入冰片末混勻.加生石灰水和香油,攪拌均勻成膏狀.外涂患處,不用包扎,每日2~3次,一般一次止痛,2~3次可以自愈. 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結肌膚者 針對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阻肌膚的病機,采取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法.方中雄黃燥濕解毒;白礬,生石灰水清熱燥濕收斂;冰片芳香走竄,能清熱解毒,通絡止痛;乳香,沒藥活血止痛;香油潤膚生肌,諸藥共達解毒止痛,清熱燥濕之功.[編輯本段]帶狀皰疹中藥方4-雄黃洗劑 雄黃20克,明礬20克,大黃30克,黃柏30克,側柏葉30克,冰片5克 除雄黃,冰片外,余藥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文火煎30分鐘.取汁300毫升左右,濾出藥液.加入雄黃,冰片粉末,混勻.稍溫后用紗布蘸藥液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藥液保留,下次加溫再用,5天為一個療程. 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結肌膚者 針對帶狀皰疹濕熱毒邪蘊阻肌膚的病機,方中雄黃解毒殺蟲燥濕有良效;明礬味酸能收濕止痛,氣寒性燥急能解毒除熱濁;大黃,黃柏,側柏葉能清熱解毒,祛濕活血,散結止痛.冰片性寒,清熱解毒,氣味芳香走竄能通經絡,開竅利氣機.諸藥共奏清熱解毒,祛濕止痛之功效.[編輯本段]帶狀皰疹中藥方5-大黃虎杖冰片酊 大黃15克,虎杖15克,冰片15克 上藥浸入300毫升,濃度95%的乙醇液中,24小時后取澄清液備用.用時用棉簽蘸取藥液涂于患處,每日數次.潰爛處禁用. 帶狀皰疹,濕熱毒瘀互結之證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方中大黃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止痛;虎杖清熱解毒,祛濕通絡止痛;冰片清熱解毒,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切中帶狀皰疹濕熱毒瘀互結之病機.帶狀皰疹偏方1 用法:老茶樹葉研細末,用濃茶汁調勻,涂于患處,每日2~3次,至好為止.[編輯本段]帶狀皰疹偏方2 用法:采鮮番薯葉適量,冰片少許,研細,同搗爛,敷于患處[編輯本段]帶狀皰疹偏方3 帶狀皰疹用法:新鮮黃瓜葉搗爛,連渣同敷于患處
2016-01-07 0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1.不要過分緊張.有的患者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大皰,血皰,甚至糜爛,但是請不要緊張,如果治療得當10天左右即可痊愈,治愈后一般不會復發. 2.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 3.在飲食方面禁忌吃油膩的食物,海鮮及蛋類,家禽也盡量不吃,吃些清淡的食物.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皰破裂.可外用中草藥或雷夫奴爾濕敷,促使水皰干燥,結痂. 5.老年重癥患者,尤其發生在頭面部的帶狀皰疹,最好住院治療,以防并發癥的發生. 6.患“帶狀皰疹"提示患者身體免疫力處于低狀態,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2016-01-07 00: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