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珊
成都精神病醫院
精神心理
-
1當患者大發作時,會出現手腳抽搐的癥狀,此時,護理人員切勿不要強制性按壓患者肢體,以免造成關節骨折或者脫臼。 2當患者手腳抽搐時會伴有口吐白沫,此時護理人員應時刻留在患者身邊擦去口中的分泌物,以免造成分泌液倒流吸入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 3患者一般抽搐都會伴有嘴部抽搐癥狀,當患者牙關還未緊閉時,應及時將手絹或者毛巾塞入患者上下齒之間,以免造成患者咬傷舌頭。 4當患者突發癲癇時,護理人員應立即攙扶將患者身體保持平躺,拿一些較柔軟的枕頭墊在患者頭部下,時刻呆在患者身邊,一直等患者意識清醒,恢復之后,才能離開。 5在癲癇發作時一定要保證患者呼吸暢通,護理人員應將患者的衣領和腰帶解開.如果發現患者呼吸停止,應及時采取人工呼吸,以防止患者窒息。
2017-10-05 14: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可以跟我說詳情情況比較嚴重你去最好本地的醫院找個專家治療,也可以來上海。癲癇病因:癲癇是腦的疾患,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如三叉神經元或脊髓前角神經元)異常和過度放電不屬于癲癇發作。癲癇治療:你好,癲癇兒童中,智力低下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對于已經確診的患兒,及早合理規律治療,力爭在短期內控制發作,從而大大減少智力低下發生的可能性。癲癇發作如果本身很短暫,及時對癥治療是不會影響小兒智力。但是一旦癲癇反復發作,特別是出現持續狀態,腦部持續缺氧,神經元破壞增多,這樣就可能影響智力。有一些孩子變傻并不是治療藥物造成的,都是由于癲癇持續造成的。建議:愈后不理想。癲癇患者應持樂觀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一定要堅持長期治療,緩解年限長些再停藥(至少2年以上),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和癲健安片等。"
2016-01-07 16: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可以跟我說詳情情況比較嚴重你去最好本地的醫院找個專家治療,也可以來上海。癲癇病因: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出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治療:進餐性癲癇可能與嗅覺、味覺、視覺、本體覺、內臟覺和精神情感活動,甚至與條件反射等有關。有的在舉臂將食物送人時發作,有的在咀嚼或吞咽時發作,食后不久發作,則可能系胃擴張所致。推測進食的各種沖動傳人大腦邊緣系統,激發了閾值低的杏仁核及其他相關結構放電所致,吃飯不要狼吞虎咽要細嚼慢咽。建議: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食蔬菜水果。飲食要有規律,每餐按時進食,避免饑餓和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很重要。"
2016-01-07 10: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可能是藥物導致的缺鈣,癲癇病通過正確的治療,大多數癲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預后是良好的。癲癇有許多類型,癲癇的治療目前還是首選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多數的病人都是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有一少部分適合手術治療,比如腦腫瘤、腦出血等器質性病變。但手術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術后還需要堅持服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建議采用以補益心腎、滌痰熄風,開竅定癇,活血化淤、平肝瀉火的中藥進行治療,調理身體狀況,調理臟腑機能,固本培元,達到治愈的目的。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復發。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需要幫助可以與我聯系或進入我的診室祝早日康復!
2016-01-07 07: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是抑郁癥?我來給你從抑郁癥臨床角度解答問題:情況比較嚴重你去最好去本地的醫院找個專家治療,也可以來上海。 偶爾的抑郁情緒可以自我調節,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自然陶冶法。人生在世,喜怒哀樂皆有。當你平時心情不好的時候可在晚飯后到你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痛快地玩一玩,對改變你的不良的情緒肯定會有幫助。 二、語言調節法。通過語言既可抑制人的愉快情緒,也可抑制做的憂愁與苦悶。即使不出聲的內部語言也能使人調節自己的情緒。 三、注意轉移法。注意轉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從一種情緒狀態中轉移到另一種能引起其他情緒狀態的事物上。 四、思維轉移法。把思維活動從消極的、不愉快的情緒上轉移到另外的情緒狀態中去,從而擺脫消極的、不良的情緒的纏繞稱為思維轉移法,這是從端正心態的角度解答抑郁癥如何自我調節的問題。 五、行動轉移法。行動轉移法是將某些情緒轉化為行動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從以實際行動宣泄情緒的角度來解答抑郁癥如何自我調節的問題。
2016-01-07 04: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