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流膿怎么辦
這個星期我發現我每次只要洗澡的時候或者睡覺的時候都可以感覺耳朵里面流出來一些液體。后來看過了是一些黃色的膿液。而且我自己也有點輕微的耳鳴癥狀。有點著急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患者年齡性別均未知....你好,首先還需要鑒別您所說的是否確實是膿,之前是否有感染等疾病,但是也可能是粘液性的耳耵,也屬于正常中特殊體質.
2016-01-07 08: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你的情況應該屬于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炎癥,常與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療,或病情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時間,病情輕重不同分為三種:單純性,膿瘍性和膽脂瘤性.它們共同的表現是均有耳流膿,反復不止,有時膿液中還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鳴及聽力下降,如果出現并發癥,會有眩暈和頭痛.這種疾病發病很長時間以后,對多個方面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應該盡可能及早,徹底的治療.進一步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檢查.中醫應該為氣虛邪毒內侵,可以用補益升陽清熱解毒的藥物來治療.平時勿食上炎食物.
2016-01-07 05: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您的癥狀是慢性中耳炎,建議到正規醫院做詳細檢查.并遵醫治療.br>您好!您的癥狀是慢性中耳炎,建議到正規醫院做詳細檢查.并遵醫治療.病因癥狀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癥.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癥,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并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上以嬰幼兒多見,主要是因為小兒從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兒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耳咽管炎癥,細菌進入中耳而發病.另外小兒飲食時,發生嗆咳,嘔吐時,食物應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產生炎癥.耳疼,頭痛,頭暈,發熱,輕者低熱,重者發熱,體溫可高達40℃,可伴有嘔吐,腹泄,不食等全身癥狀.不會說話的嬰兒哭鬧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內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后,耳痛等癥狀減輕,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很容易轉成慢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臭耳底子”,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膿,耳鳴,耳痛,頭痛,頭暈等.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單純型:炎癥未破壞骨質,耳內流膿為粘膿性或粘淮性,無臭味.②壞死形:炎癥已侵潤到骨質,耳內流出物如干酪樣(豆渣樣),量少,有血絲.③膽脂瘤型:由于炎癥的長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躍,耳內流出物夾雜有上皮脫屑,及黃白色有惡臭的油片狀物.后兩種類型如不及時治愈,會造成不良后果.自療注意事項(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癥.(2)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3)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后才挖,避免損壞鼓膜.(4)游泳上岸后,側頭單腳跳動,讓耳內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簽吸干水份.(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7)加強體育鍛煉,增加休質,減少感冒.(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9)不要服熱性補藥,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10)多食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蓬蒿,黃瓜,苦瓜等.(11)小蟲進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蟲后捉取.急性期后持續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癥狀,可能并發其它疾病,不宜延誤,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不可在公共汽車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損傷.祝早日康復
2016-01-07 00: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光偉 主治醫師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五官科
-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中耳炎的癥狀和病理:化膿性中耳炎,以耳道流膿為特征.多發生于兒童.屬于中醫學中“耳膿”,“耳疳”等.俗稱“爛耳朵”,“耳底子”.臨床多將本病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類進行治療,在急性期如未徹底治愈,則將遷延成為慢性.根據臨床表現,本病可分為兩類證型:肝膽濕火證和陰虛火旺證.肝膽濕火證耳內流膿,病程較重,或聽力下降,耳內有脹悶感,耳痛,耳鳴,或有發熱,惡寒,口苦咽干,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數.多見于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發作.若持續流膿,膿液多而黃稠,有腥臭氣,耳痛,易怒等,則又多見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治宜利肝膽,清濕熱.在治療上首選龍膽瀉肝湯:龍膽草10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生石膏2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澤瀉10克另外,有的病人為了快一點見效,也可以用西藥治療,每次用新明磺0.5g*2片紅霉素0.125g*4片每日三次,所以說有此病的患者可以試用一下.
2016-01-06 18: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耳炎有兩種,一種是化膿性中耳炎,俗稱害耳底。這是一種中耳腔的化膿性感染,多由感冒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是:有條件的進行膿液培養,并進行藥敏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注意不要疏忽大意就不去治療了,不然對于耳朵還是會有很大的傷害的。
2016-01-06 17: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