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檢查的乙肝兩對半25呈陽性
你好,我5個多月前檢查乙肝兩對半顯示25陽性,第2項值為11.27第5陽性數值為8.06高出好多。25陽性第二項檢查值是11.27參考值是0-10第五項檢查值是8.06參考值是0-1.5高出好多有什么影響?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肝功能是有輕度損害,但不是只有乙肝才會肝功能損害的,還要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如丙肝、戊肝等,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造成的肝臟損害。在飲食上當然要注意了;比如酗酒啊。抽煙那些的都不能做了,另外辛辣的也都低要忌口的。
2016-01-06 03: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每個醫院的第幾項排序可能不同.你最好把相應的結果寫出來.乙肝二對半,包括表面抗原,抗體,核心抗體,E抗原,抗體
2016-01-05 19: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乙肝兩對半25呈陽性說明你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現已恢復,體內并產生了保護性抗體.你現在不是乙肝,既不會傳染別人,也不會被別人傳染了.祝你健康!
2016-01-05 17: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兩對半中各項指標的意義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淚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陰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個月,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該指標可持續陽性.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一般簡稱表面抗體.當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人體免疫系統中的B淋巴細胞分泌出一種特異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體,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異地結合,然后在體內與人體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護人體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稱表面抗體為保護性抗體.有了表面抗體,證明人已產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產生乙型肝炎表面抗體;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產生表面抗體.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發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沒有癥狀,絕大多數在3~6個月以后才出現表面抗體.檢查出抗-HBs陽性,疾病即已逐漸恢復.血液里表面抗體能維持很長時間,直到老年期抗體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嬰兒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產生表面抗體,而持續攜帶表面抗原,有時經過若干年后出現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轉陰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陽性結果,就表示不會再感染乙型肝炎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稱e抗原.它來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亞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產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當核心抗原裂解時,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環中,若取血化驗就可查出來.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僅在肝細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義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復制活躍,并且傳染性較強.一般HBsAg(+)的人,用比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檢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義與在血中存在病毒顆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體IgM相同.e抗體是乙型肝炎e抗體的簡稱(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出來的特異性抗體,這種特異的e抗體能夠和e抗原結合.當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轉變成抗-HBe(+),叫做血清轉換.抗-HBe(+)時,乙肝病毒在肝組織內的復制逐漸減少,由病毒復制活躍期轉變成不活躍期,肝組織的炎癥也常由活動變成不活動,血中及肝組織內病毒顆粒均減少,所以傳染性也減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時雖然檢查出e抗體陽性,但肝細胞內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資料表明,e抗體出現陽性是病毒復制降低并且傳染減少的標志,這時病毒顆粒有可能已經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核心抗體是乙型肝炎核心抗體的簡稱,可簡寫為抗-HBc.核心抗原雖然在血清中查不出來(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出特性抗體,即核心抗體,故檢測抗-HBc可以了解人體是否有過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說是否有過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項病毒感染的標志.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過程中,于急性期即可測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過后,核心抗體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續若干年.在慢性感染狀態的攜帶者或病人,核心抗體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陰性的病人,還可查出抗-HBc陽性.因此單項抗-HBc陽性,難以確定病人是近期感染,還是以前有過感染.為了確定病人是近期內感染還是以前有過感染,常需要檢測抗-HBcIgM和抗-HBcIgG.也就是說,核心抗體有兩種的成分,一種是免疫球蛋白M,另一種是免疫球蛋白G,即抗-HBcIgM和抗-HBcIgG.這兩種成分分別由不同的B淋巴細胞產生.當人體受到核心抗原刺激后,先產生出抗-HBcIgM,它持續時間比較短,過一段時間才逐漸產生出抗-HBcIgG,后者能在體內保持較長時間.有時乙肝病毒已經清除,而抗-HBcIgG在體內仍然存在,這時檢測其他乙肝感染指標已是陰性,而僅有抗-HBcIgG陽性.因此,當抗-HBcIgM陽性時,常表示是近期感染,即乙型肝炎病毒仍在復制;當抗-HBcIgM陰性而抗-HBcIgG或抗-HBc陽性時,則表示既往有過乙肝病毒感染,但現在已不復制或已不存在了.檢測抗-HBcIgM及IgG對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有重要意義.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說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種是病人原來是表面抗原攜帶者,現在又急性發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樣.但這兩種病人血中核心抗體的情況不一樣;慢性攜帶者急性發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較高,而抗-HBcIgM比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則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陰性或低水平.因此,作這項檢查有助于將兩種情況區分開.鑒于它們的預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蓮氐字斡?而慢性攜帶者急性發病則常易轉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檢測抗-HBcIgM及IgG的重要.“兩對半”的判斷作用通常,我們通過兩對半的不同組合來判斷乙肝感染的現狀和轉歸,下面是常見兩對半組合的簡明臨床意義:1)第一項陽性,其余四項陰性.說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后期;2)第五項陽性,其余四項陰性.說明是乙肝病毒的隱性攜帶者或處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說明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3)第一,三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4)第一,五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5)第一,三,五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俗稱“大三陽”,這種情況說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6)第一,四,五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俗稱“小三陽”,說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7)第四,五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復期,或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8)第二,四,五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說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復期,已有免疫力;9)第二,五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接種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復了,已有免疫力.以上簡單羅列了感染乙肝病毒后兩對半的常見的一些表現形式,針對個體,可能仍存在其它不同的表現組合,或在轉歸中.所以碰到不典型的組合,不必擔心,建議過段時間再次復檢,一般不典型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教你看乙肝五項化驗單通常,乙型肝炎患者常見的化驗單有兩大類,一類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標,如乙型肝炎"兩對半",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通過這些指標,可初步判斷是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情況等.但這些指標不能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反映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是另一大類,如肝功能系列指標.(1)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的實驗室檢查(化驗)指標.1)沒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如檢查結果顯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5項指標和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均為陰性,則表明沒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該類人群可正常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以預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2)既往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前已不再是乙型肝炎:這類人群既往曾經有過明確或隱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最終向好的方向發展.病毒指標可以下列以種形式出現: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核心抗體為陽性,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陰性;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e抗體,核心抗體為陽性,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陰性;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為陽性,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陰性.以上情況者不必接種乙型肝炎疫羈,也不需任何治療.3)乙型肝炎病毒現癥感染狀態,須診斷為乙型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和乙型肝炎患者):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為陽性(俗稱"大三陽");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為陽性(俗稱"小三陽");D.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陽性;E.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陽性.需要指出的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而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核心抗體為陽性,同時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陽性.(2)反映乙型肝炎病情嚴重程度的肝功能系列指標: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狀態肝功能系列:A.血清酶學指標相對穩定于正常狀態,谷丙轉氨酶(GST,正常值小于40單位/升),谷草轉氨酶(GOT,正常值小于40單位/升),γ-谷氨酰轉移酶(γ-GT,正常值小于50單位/升)和堿性磷酸酶(ALP,正常值小于110單位/升)都在正常范圍內;B.血清總膽紅素(TBIL)小于17.1微摩爾/升,血清膽汁酸(SBA)正常;C.血清清蛋白(白蛋白)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正常(小于1.5);D.蛋白電泳γ-球蛋白(γ-EP)數值正常(小于19%);E.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正常(大于80%).2)輕度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系列的改變情況:谷丙轉氨酶為40-120單位/升,血清總膽紅素為17.1-34.2微摩爾/升,清蛋白大于35克/升,清蛋白/球蛋白比值為1.3-1.5,γ-球蛋白小于20%,凝血酶原活動度逐漸下降為70%-71%.也就是說,對照一個乙型肝炎患者的化驗單上所列的肝功能項目,如果檢查結果符合上述異常數值范圍,則可斷定自己屬于輕度慢性乙型肝炎,此時應該積極治療.3)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功能系列的改變情況:谷丙轉氨酶為120-400單位/升,血清總膽紅素為34.2-85.5微摩爾/升,清蛋白33-34克/升,清蛋白/球蛋白比值為1.0-1.2,γ-球蛋白為22%-25%,凝血酶原活動度61%-70%.4)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系列的改變情況:谷丙轉氨酶大于400單位/升,血清總膽紅素大于85.5微摩爾/升,清蛋白小于32克/升,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0.9,γ-球蛋白大于26%,凝血酶原活動度為40%-60%.5)重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系列的改變情況:血清總膽紅素大于171微摩爾/升,凝血酶原活動度小于40%.6)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系列的改變情況:γ-球蛋白大于30%,清蛋白/球蛋白倒置,單胺氧化酶(MAO)大于40單位/升,III型前膠原肽(PIII)大于10單位/升,透明質酸(HA)大于120毫克/升.以上是對“我檢查的乙肝兩對半25呈陽性”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5 11: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